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
来到杭州,第一件事就是来看西湖。西湖是这座城的一个重要标签。
刚下车,还没见到西湖,就被人山人海的游客吓到了,又正值暑期,天气异常闷热,走几步就汗透了。所以杭州,一开始并没有给我一个好印象。
后来我一直想,如果那天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天气,凉风习习,游者寥寥,我能在柳荫下就看着这泓湖水,看她经历阳光和落日,看她沉沉没入黑夜,该是多么完美的体验。但实际是,烈日炎炎,举着相机会有无数游人经过镜头,我们匆匆看了西湖几眼,就急着想找一家餐馆避暑。
第二天我又来了,又来看看西湖。这天是周一,游人少了很多,依旧炎热,我在湖边骑着单车,不停的驻足。是真的很美,美在波光潋滟的湖,映入湖面的青山,美在娇艳如画的荷花,一碧连天的莲叶。
但这种美还远远不够。
西湖是一面镜子,一个窗口,美在她不只是今天的西湖,她载过了万年的风花雪月,千秋的铁马长歌。她看见了唐朝杭州刺史白居易又回杭州,白衣飘飘,羽扇纶巾,在自己主持修筑的白堤上长吟“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她看见北宋的杭州知州苏轼骑着高头白马,腰配宝剑,指挥若定,为西湖疏浚,修建苏堤,不时沉吟:“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她看见苏小小在西湖边柳树下和那个人的惊世一遇,看见完颜亮听过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心思念动开始觊觎南方,她看见岳飞,看见于谦,看见张煌言,看见秋瑾,看见武松,甚至看见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
西湖看见一个个人来了,然后离去,看见一整个恢宏的王朝——南宋,仓皇奔逃至此,慢慢站起,又于此轰然倾颓。
这,才是西湖之所以成为西湖的原因。在她粼粼波光里,隐藏了无数血与泪,荡漾着无数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每家都有每家的爱恨情仇,而在这里,拉到千年的尺度中,一个骑单车的男子的感慨和匆忙显得如此渺小,无数在此约会的男女的爱情故事如此渺小,千百万游客带来的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如此渺小,甚至马云和宗庆后望向西湖的如炬目光也如此渺小,像一滴滴水珠溶入湖中,泛起点点涟漪,最后难觅踪影。
这种感觉似曾相识,记得我去赤壁古战场旅行的时候,一路的游玩都很无感。后人强搭的巨大城墙无感,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雕像无感,众多娱乐项目骑马射箭无感,在最后走上一座高塔,看见一条稀松平常远称不上壮丽的河,我突然很受触动。闭上眼,仿佛战鼓马蹄声响起,投鞭断流的三十万雄兵至此,旌旗遮天,战阵如云,曹操剑指江东,大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奈何一代英雄棋逢敌手,对阵手握三万将士的少年英杰周瑜,就在此被火烧赤壁,雄兵折戟,铩羽而归。睁开眼,那条河依旧没变,但河周围游客人头攒动,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种沧桑的历史感不只在西湖,也将会陪伴我在杭州的三天,这让我的心境很奇怪,仿佛走的每一步,都踏在千年的时光交错中。似乎待人接物,也多了些从容和洒脱。
读书时,每每读到战争英雄之类,总会让人有种“当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感,在这种心境下做出的决策总倾向于不计后果、轰轰烈烈的选择。如果读历史类的,又会有“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历史沧桑,在这种心境下的决策,往往是从容和淡看的。
我在想,在杭州这座城里,处处体现出的禅意是不是来源于这种历史感?杭州的人温婉礼让,是不是来源于这种历史感?
细想来,杭州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西湖景区如此之大,却是这个现代化城市的中心!更加可怕的在于,从广义上说,西湖景区的美景并没有界限,一直向外延展,延展覆盖了这整座城。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