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两处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裴魁山向赵一曼告白,希望她别再和别的男人乱搞,而赵一曼对裴魁山的深情随性回应:“不是吧你,真当真了……别了吧,我好不容易到了不认识我的地方……你就别再管我了。”
我想有没有可能,我也要卷起行囊,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儿没人管我。
因为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吃喝不愁,买房买车,身边的大多向这条路进军,过几年,他们的按部就班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安稳的家,想想这样的对比,以及未来父母的念叨,总让我想自由自在的同时多些牵畔。我想什么呢?想全世界乱跑,到一个地方就做些零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没有升职加薪,没有财富的指数增长,只为了多看风景人文,和不一样的情。
不用每天望着存款计算着离首付还多远,思考如何节省让自己早日实现目标;不用每天过着相当自律的生活,早点起来晚些睡去,只为多努力几小时;不用为了和朋友多喝几杯酒而愧疚;不用把自己形象朝精英方向卖弄,保持从娘胎来的无知继续走向无知;不必过着操蛋的日子,说羡慕她的自由自在。
可大多人都卯着一股劲使劲的冲,挤得头破血流,幻想过上那百分之一的生活。那些只为了梦想,不为铜臭味的梦想,我敬你是条汉子,要这样算,我是没梦想的。如果社会早点走进共产,我又要成为谁。
而此刻写下这些话来,我是害怕的,受荼毒太深,内心会自动播放:这是行不通的。真正的人生是今天的自己要比昨天好,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今天的成功是昨日的努力。谁知道呢。
第二句是影片中也是校长经常说的,“办大事不拘小节”,换句话即:顾全大局,可以牺牲个别利益,两相其害取其轻。按这样的思路,我想就不会出现《拯救大兵瑞恩》那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在《奇葩说》中也讨论过此类主题:是牺牲“贾玲”还是牺牲108人。
那是我第一次正视多数少数的问题,我们都太习惯追求整体利益,以至于忽视个别利益,我们都习惯在各场合下忽略自己的诉求,只为多数人的方便;继而会演变成同样希望别人能忽视自己诉求完成大局。裴魁山就喊话周铁男: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绑架我的利益啊。
凭什么,多数人是人,少数人也是人。
最后说说朝周铁男开的那一枪,很多人坦言,如果是他,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在子弹的淫威之下苟活,人性最真实的胆小,是什么样的原因会让人觉得苟活比死去强?留着一条命总比没有好?好死不如耐活?因为人们害怕,害怕死去,我也怕,但一想到要活的如此不堪,还不如死得其所。什么值得我们付出生命,或者说活着是为了什么?孙佳说,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一切只会越来越糟。
驴得水中,校长正义凛然,一辈子的追求是担起农村教育的旗帜,是个“大好人”,为了顾全大局,对有些事睁只眼闭只眼。裴魁山爱赵一曼,因为得不到,因为恨赵一曼“睡服”铜匠,态度由“我知道你内心肯定不是这样”变成“张一曼你知道吗,你就是个婊子”。
电影开头,驴棚起火,因为缺水,校长决定把水节约下来,放弃拯救驴棚,孙佳誓要救火,两相争执,孙佳口出狂言要把驴得水骗费用的事捅出去,气得大家跳脚。包括观影的我也跟着急,不就是驴棚嘛?烧了就烧了,值得去告发吗。此时也不会有多少人去支持孙佳去告发。我们在心里都做了计算,和经费比起来,牺牲驴棚损失更小,对孙佳而言,驴棚是驴的家,失去情感寄托这笔帐要怎么算?
事实上,牺牲从此刻就开始了,为了饮用水,牺牲驴棚;为了说服铜匠,牺牲赵一曼;为了听从特派员,牺牲赵一曼;为了从了外国人那骗到美元,牺牲孙佳……直到孙佳出走,赵一曼的一声枪响,悲剧才画上句号。
如果能重新来过,犯错的人们会从哪步打住回头?太难,因为每次都只牺牲一点,人只要挣扎一点,直至悲剧的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