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借秦可卿之口告诫王熙凤: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 ,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时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经典的作品就在于能将我们感觉得到,却说不清楚的事情,以一种浅白明了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们豁然醒悟。
每当看到那些已经到了极致灿烂的情节,欢喜之余总有些心惊,“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木兰与荪亚的婚礼在整部书中,是一个繁华的高峰,权贵之家的幼子和大富之家的爱女结合,真可谓“门当户对,金童玉女”,看到婚礼细节的描述,更是让人觉得晕眩,“七十二抬嫁妆”,不光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有姚父从海外带回来的奇珍异宝。
相对于曹雪芹的悲观,林语堂就乐观豁达多了,他认为“人在福中要享福,莫在福后空回想。财富,在黑暗天空中放出的烟火,看来是霞光万顶,光彩耀目,结果只是烟消光散,黑灰飘落,地上留下些乌焦的泥巴烟花座子而已。”
荪亚爱木兰,这也是他之后虽然控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欲望野兽,与小姑娘丽华有纠缠,终究还是深爱及敬重着自己这位从小相识便深植心中的夫人,不然就算木兰再有筹谋,丈夫的心不在,也很难挽回。
而木兰,是个有着男儿般意志的女子,理性大于感性,虽然动情于立夫,因为当时礼教的限制,“她的一片私心,虽然私属于立夫,自己还不敢把这种违背名教的感觉坦然承认,同时她对荪亚的喜爱,她也向来没有怀疑过。她对立夫的爱,是深深隐藏在内心角落的。”
人的一生中,能爱几个人?
有一些人,他是你生命中的光,对岸的灯塔,阳光下凉爽的树荫,梅雨天别人家的屋檐,深夜无人窗外的白月光,心口的朱砂痣,你想起他时嘴角不自觉浮起的微笑,可是你知,这一辈子都不可能靠近他。
那又有什么关系,爱情不是必须占有才是全部,有一种爱,是种精神上的牵连。
有的人,滚了一辈子床单却没有爱;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滚床单,却可以一生牵挂。
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木兰是虚伪,明明心悦立夫,却又贪心荪亚家的权势,木兰是喜欢精致的事物不假,可对财富的概念并不是那么地看重,姚家家教好,莫愁和木兰都是富贵人家出来却可以安贫乐道的好儿女。
“倘若木兰的热恋发生于今日,她会和曾家解除婚约,还我自由的,但当时古老的制度,还依然屹立不倒。”
而由男女自行选择婚姻的今天,却有多少女儿反而没有木兰的勇气,或依从于父母,或惑于眼前富贵,或为了一时权益,而放弃自己真心相恋的爱人,认为“婚姻不过是一纸男女双方利益的交换”,以自己的青春美貌妄图换一世的安逸。
林语堂就告诫过这样的青年男女:“若想使妻子永远像天使天仙一样,永远具有使人意乱情迷的魔力,使得她那既是情人又是丈夫的男人永远沉醉在她的诱惑之下,或者使丈夫也永远有同样力量,或者使丈夫也永远有同样力量,并不容易”。
以木兰的性格,嫁给荪亚也好,嫁给立夫也好,都会过得很快乐,婚姻幸不幸福,有时候并不是在于对方,而是你自己的心态。
荪亚出生于富贵人家又是最小的孙子,全家宠爱的对象,什么都不缺,也就造成他疲塌懒散却又不失善良好学的个性,“木兰是推动荪亚,把他刺激向前”。
而立夫从小失夫,家道贫寒,甚至孔母得变卖家产才能让立夫继续学业,如若木兰与立夫在一起,“木兰会改变立夫的家庭生活,会使他的日子过得更富诗情画意”, “木兰去推动气盛才高的立夫,则大可能招致灾难,后果不堪”。
木兰与立夫是同种人,情趣相投,可惜太类似的人不能在一起,因为两个人性情都刚烈,过刚则易折,“不过立夫性情刚烈而有才气,恐怕木兰不易使他做到明哲保身。也许她会成为像杨继盛太太那样的女人,杨继盛是立夫母亲的祖先,杨继盛监禁在狱中时,他太太曾经上表请求替丈夫一死。”
莫愁“比木兰沉稳而实际”,“莫愁是把立夫往回拉,勒住他,限制他”。
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影响是有多大啊!
并不是哪一个人的性格不好,导致爱情婚姻的不幸,“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对方不爱你,完全是因为你不是他喜爱或适合他的类型。
或是婚姻到半途,双方发展的水平和前行的方向不一致,两人从最开始的彼此契合到后面摩擦不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用开始的誓言去约束爱情,这是最愚蠢的做法。
就连荪亚最开始如此爱木兰,到后来不也认为木兰对他的管束和推动,让他觉得累,而移情于丽华,这个崇拜仰慕他的美院小才女,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
看得人恨牙痒痒,有妻如木兰,都还是不能让荪亚满足,真正能干出色的人,反而不会找婚外情的刺激,越是对自己价值体现不满的人,越是想在外界寻找存在感。
没有附丽的爱情是不能长久的,可是只有物质的婚姻会如同婚礼上的烟火,“那个空架子,上面垂着一两根没有烧完的细绳,在空中摇摆,刚才还朱红的楼阁,家船,穿着漂亮的人物,由焰火匠的神奇技术使之昙花一现,而现在真的烟消云散渺不可见了”。
所以这样看来,莫愁和木兰在外人眼中,嫁的人家天差地别,世俗都觉得木兰嫁得如意,实际上莫愁才是那个更有福气的人。
人的一生,最想求得什么,不过是“一世一双人”,“携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