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这本书是格拉德维尔的一本作品集,不像他之前的几本书,逆转,异类,引爆点等有一个完整清晰的逻辑,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一些关于锲而不舍的,天才型的小人物,他们不是爱因斯坦,丘吉尔或者曼德拉那样的伟大人物,他们也不像那些打造我们这个世界的伟大建筑师,而是像销售万用剁碎机的罗恩博培尔,或者是以一句广告语而显赫一时的雪梨 波利考夫。第二部分是说理性的文章,主要是讨论整理个人经验的方式,我们对于街头游行现象,金融丑闻或者是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这些事情,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第三部分是针对我们对于人的评价发出疑问,我们是如何知道一个人的好坏,聪明与否,或是能不能把某件事做的十分妥帖,作者对于这类判断有多准确是存疑的。
和那些如通俗小说般的成功理论不同,《大开眼界》充满了不成功,也充满了没有道理可言的成功。 在《暴富》这篇中,股票投资的成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在《洛克悔不当初》这篇,主角是避孕药的发明人之一,但是因为信仰问题,让他错过了一步登天的机会,到了晚年只能卖掉房子,再靠微薄的退休金过活。在现代社会,避孕药、脸书和智能手机哪个最重要呢? 而作者也多次把倒闭的安然公司作为反例。在安然的泡沫破灭之前,安然是个明星公司,整个公司充满了新鲜玩意,充满了常青藤大学年轻的人才,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和大家的直觉相反,一家公司看起来浮华不是因为这家公司很牛,所以很张扬,而是因为这家公司在浮华之下一无所有。安然雇佣一个个明星经理,得到的只有他们的夸夸其谈,不负责任,这些人是典型的自恋狂经理。安然打赢了人才战争,代价却是整个公司的架构混乱不堪。最后获胜的,自然是有着成熟管理制度,有着周密营销学的公司,虽然他们看起来不怎么有趣。书中一位安然的老总赞美年轻人的口气,让我想起了中国那些骗钱的年轻创业者们。 《百万莫里》讲述了城市处理流浪汉的事。这件事没有个好的结局,但是也不坏,就和很多事情一样,没有什么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手段,没有什么力挽狂澜拯救城市的英雄,问题就是这么一点点解决一部分。
《图像问题》和《连点成线》则说明科学的局限,在一般的叙事中,科学简直就是被浓厚乌云笼罩的天地中突然射出的一道阳光。但是实际上,科学是一种诞生就知道自己是错的的神奇学科,所以我们看到消耗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脑细胞后,留下的只是更多的问号和一点点不怎么靠得住的进步。《失败的艺术》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这篇就告诉你:有些时候,你犯错因为你能犯错。网球运动员的失误,是因为他们能打出这样的球;坠机的悲剧,则是因为飞行员可以拐那么大弯。当我们的判断出现错误,我们能力越强,走的越偏。《大器晚成》是给热腾腾的鸡汤泼进的一碗冰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天才不一定是自古英雄出少年,相反,因为远大的目标,因为古怪的性格,因为过于多才多艺,因为过于敏感,很多天才都是接近天命之年才有所成就。《危险心灵》也挺有意思,我们在美国的警匪片里经常看到犯罪画像这么神奇的东西,做犯罪画像报告的人简直超越了福尔摩斯,到了超能力者的程度。但是超能力哪有那么简单获得,实际上,犯罪画像并没那么准。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一章就是失败的艺术,为什么有些人惊慌失措,有些人却紧张失常。紧张失常听起来像是一个模糊而笼统的说法,但是他描述的其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失败。心理学家说一个人第一次学习什么事情,例如击球杀,会以一种非常仔细而且机械的方式思考学习,等技巧越来越熟练,学习的人就可以不加思考,优美的做出该动作,这就是隐形学习,一旦隐形学习生效,人的反应越来越快,做该动作易如反掌,这种能力是逐步积累而来的。但是在压力下,显性学习就会接手,这便是紧张失常的情况。比如一个网球职业选手,开始思考自己的动作时就会使得该动作出现失常,又变成了一个初学者。
而惊慌失措则是另外一回事,举例来说,NASA某专家曾经有一个经历那就是深海潜水时装备出现了问题,呼吸器漏水了,她惊慌失措开始抢夺同伴的氧气瓶,完全忘记了备用方案,她当时在那一刻的思考停止了,还忘记自己还有另外一个氧气来源。压力将她短期记忆扫的一干二净,经验丰富的人不会惊慌失措,因为尽管短期记忆在遇到压力时会被压抑,他们还有其他经验可以使用。惊慌失措一旦出现,心理学家所说的理解范围缩小状态就会接踵而至。惊慌失措与紧张失常完全是两码事,惊慌失措是因为想得太多,而紧张失常却跟丢失本能有关,惊慌失措则会使人回归本能,两者看似相似,其实有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