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啊~我是掌柜。
这两天放假,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文章。
能够坐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听着音乐码字的感觉,甚爽!感觉自己好像一颗超大的锂电池疯狂地充电ing。
今天的文章我整理出来了三个我认为对我有很大帮助的好习惯,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文章有些长,但绝对的干货!建议先Mark后看~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主题吧!
01
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我记得上学那会,同桌常常会感叹我的课桌收拾得很干净,书和笔记本分开摆放,边角一定要对整齐,按照大小高矮排列好顺序,需要时能够快速拿取。
工作之后,我也会保持我的桌面和抽屉清洁,做到不留杂物。像是纸屑、散落的笔或是凌乱的A4纸统统都会在下班前整理好。
零碎的物品用带有收纳功能的盒子或者袋子,分门别类地归类放好。对我来说,干净的工作环境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有助于我集中精神和提升效率。
除了打造舒适的环境,对待自己,干净整洁也是基本操作。在这我写下了三点我认为是比较重要的事情:
1)不留长指甲(这点更适用于男生,每次我看到长指甲的男生会不自觉地脑补一把大型指甲刀!),但即使是女生,定期修剪和护理也是必要的。
2)保持身体和头发干净清爽,不要总是油油腻腻甚至带有异味。
爱出汗的小伙伴,夏季的衣服勤更换,衣服可以选择纯棉的材质,穿起来既舒适又吸汗。在家选择一款留香持久的洗衣粉,因为皂感本身就会给人带来干净清新的感觉。
如果你能再挖到一款适合自己,味道高级的香水就更好了。试着用用看,魅力值瞬间UP!
3)小物件也要常常清理,像是包包、钱夹等随身携带的物品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这里的品质不是指品牌是否高级,而是对待自己的那份精致。
总之,抛开杂乱无章,保持干净整洁会让你心情变得明朗,思路变得清晰;同时良好的形象管理让你对生活充满仪式感,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
02
凡事提前做准备
我记得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妈就持续训练我一件事情,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得对照着课表,准备第二天上课的作业和书本,然后一一检查后才能睡觉。
长大后就自然地养成了凡事提前准备和计划的习惯。大到每年的人生计划,每月的工作计划,每周的个人学习计划,小到出门旅游的计划等等。
有人会说,你未免也活得太累了吧!随心所欲一些不好吗?
思来想去,我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或许是我不够聪明,不能快速反应并且应付那些可能随时会出现的岔子,所以我不得不花一些时间提前做准备。
我知道,同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的方式。就拿旅行来说,我自己的习惯是提前做好路书,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再上网查好要去的景点和线路,预订好酒店。到达目的地之后,询问当地人有哪些本地有趣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裕我会再重新调整计划。
做好这些准备是为了避免一些突发状况,搞得自己措手不及。
但像我一样总是按照计划行事,在另外一些伙伴看来,就少了一种说走就走的痛快感,甚至会显得有些无趣,他们更倾向于随性的激情所带来的快乐。
在生活中我觉得无关痛痒,随性的人总是精彩又有趣地活着,他们时刻充满对未知的好奇,在团队中能快速活跃气氛。
但在工作中,提前做好计划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环节。懂得提前准备和计划的人在团队里像是定海神针,跟着他们总是会有一种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感觉。
而做计划的过程会帮助你理清思路、找准行动的方向,通常来讲,计划做得越详细,执行起来就会越简单。
如果你想要事情变得更加可控,那就试着多准备几个计划方案。就算猝不及防地出了问题,你也可以咧着嘴笑道:“哈,我早就料到了!”
03
学会”偷懒“
关于这点我要重点叨叨一下,在我看来,偷懒=思维训练=时间管理=提高效率。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小确幸的生活方式,为了能想出各种省事儿且一劳永逸的办法,我反而会睁大眼睛观察,开动脑筋思考。
我是个很懒的人,不仅懒,还很怕麻烦。如果有能一步到位的方法我绝对不愿多做第二步。
对我来说,反复处理一件琐碎重复的事情十分消耗精力,如果能琢磨出一个既能够加快速度,又能提高效率的方法,我会偷着乐很久。
举几个例子吧:
生活篇
1.热衷于计算时间
大家知道,换乘地铁的时候会乘坐扶梯,如果你下车时离扶梯很远,就会走很长一段路,如果在人很多的情况下,走路的速度也会变慢,耽误的时间也会更多。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通常我会记住离扶梯最近那道车门的数字,比如8号门,以后每次我就从8号门进入,这样下车我就可以第一个冲向宽敞的扶梯,免受拥挤之罪。
但毕竟不是每次都能顺利进入8号门,比如在车门要关的一瞬间冲进了12号门,那么我会选择在地铁里就移动到8号门去等待,而不是等下车后再走过去。
所谓「时间管理」说白了就是把事情提前做、同时做、挤着做。
你想啊,在车厢里移动,是你利用地铁行驶的时间同时进行的,叫间接时间,这段时间就算你站着不动,车在行驶中你也不能干嘛,还不如提前走过去做准备。
如果你等到下车之后再走向扶梯,那你得单独花1-2分钟来完成,这是实打实的时间,而且还会被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所阻碍速度,比如人流和拥堵的电梯。
有时候上班迟到不就差那1-2分钟么?不信你试试看。
我再举个例子,每天早上6.30-7.30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需要完成热早餐、吃早餐、洗漱、换衣服、叠被子、擦脸化妆、听课这几件事,然后赶在7.30前出门上班。
一开始我的流程是这样的:
起床后叠被子
热早餐
洗漱
一边听课一边吃早餐
擦脸化妆
换衣服
出门
但操作下来感觉时间有些仓促,于是在午休的时候,我把这些流程在脑子里重新预演了一遍,做出了下面的调整:
晚上提前把早餐装好放进冰箱、听课的IPAD和笔记本放在桌上
早上起床后直接拿出早餐加热
加热早餐的同时完成叠被子+换衣服+洗漱
坐下来听课的同时吃完早餐+擦脸
最后留出几分钟化妆
出门
这样下来,你会发现,只是调整了一下顺序,时间就神奇的变多了近15分钟。而多出来的时间你就可以选择晚起15分钟或者多听一节课!
你看,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你也在意这些时间,不妨试试在生活多去观察,找到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同时完成或提前完成的事情。
2.合并同类项
我偶尔会在晚上饿了的时候起来煮面吃,正常情况下煮面会用到一只铁锅烧水还有一个大碗盛面,但我会懒到只用一只铁锅把面煮好后,再把佐料放进去,这么做的目的就为了少洗一只碗!
听起来很无聊对不对?很多人会觉得洗一只碗和洗一堆碗是一样一样的,反正都是要洗,不如就尽情地使用!
但我就不!
在我看来这有本质上的区别,弯着腰站在水槽面前也很累的好嘛?能只洗一只我干嘛要洗两只呢?
3.上网搜索各种懒人神器!
为什么各种懒人神器能够如此畅销,就是因为开发者顺应了人性懒惰的弱点。
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改变,就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对我来说,淘到一个好用又实惠的工具,就像吸猫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比如扫地机器人、手机支架、大蒜压榨器巴拉巴拉的统统都收入囊中!总之我愿意拥抱一切解放双手的工具!
工作篇
咳咳,现在聊到工作了,我必须要强调一点,偷懒可以,但不要在关键节点上动心思,因为前期的懒惰可能会给自己招来大麻烦。
所以我为我的懒惰计划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小勤奋换大懒计划。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认真的方法:(是时候抖干货了!)
1.文件分类整理+贴标签
不管是电子文件还是纸质文件,最好都按照一定的逻辑和维度进行分类。
纸质文件利用不同类型的文件夹,按功能分类。
比如你是个销售人员,常常会和客户沟通,那么你可以把文件夹分为“已成交客户”和“未成交客户”,内页贴上标签写上关键字段:客户的姓名,年龄,成交日期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精细化管理,你甚至可以留下你和客户当时沟通的笔记,在日后再次见面时还能回顾当时的情形,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但你给客户留下靠谱的记忆是深刻的。
电子文件我一般会分为:及时处理型、随时查看型、长期保留型
随时查看型文件:像是工作计划,项目进度表这类型文件,因为要常常打开,为了节省时间,我会下载一个“腾讯桌面整理”来进行分类。
及时处理型文件:一般是1-2天要完成的项目,我会放在桌面最显眼的位置按照项目类型排列整齐,项目完成后归入长期文档中。(桌面我不会采用太过花哨的图片,因为我太瞎了看不见啊!)
长期保留型文件:这类文件一般形成了固定资料或历史资料,我会按照编号将他们分成不同类型进行归总。
PS:这里要提醒一下,文件名不要默认乱码!不要默认乱码!不要默认乱码!统统改成具体名称+年份日期!!
这些看起来和懒惰相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其实是省了大麻烦,节约很多了时间。
BUT,我的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我也看到过满屏都是文件的电脑桌面,但用的人似乎挺得心应手的。
总之,我觉得就满足一个原则吧,快速+高效。
2.留下资料和档案
这一点上我还吃过蛮多亏的,以前我的强迫症太严重,微信信息要每天删除,随时保持屏幕看起来干净清爽;纸质文件太多要扔掉,见不了堆积如山的状况;手机的小红点更要一条一条地点开“消灭”掉才罢休。
但后来我发现这样做真的会浪费我太多时间,常常删除信息让我在每一次找资料时都找不到!最好只好麻烦别的同事重新发我一份。(气到崩溃)
文件也因为太常清理而误丢掉许多重要信息;手机的小红点更是让我花了太多精力!(自作自受的强迫症患者)
这些都是因为我没有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以及处理好频率的问题。
现在我基本不会删除手机信息,吃过亏,所以明白留下沟通的信息有多重要!
以往困扰我的文件,我也按照不同的类型重新建立了不同的清理频率,只需要到时清理即可,所以这个问题也迎刃而解啦。
3.形成文件,变得流程化
前面说过,我比较抗拒花大量的精力去解决长期、普遍发生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前期我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采用找规律、合并同类项、分类以及调整顺序的方法去整理出一套可以长期使用的流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步骤。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会认为这样做显得有些无聊和死板,觉得反正事情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我想说的是,非常有意义。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它底层的运转逻辑,就好像工程师盖房子,不论房屋的结构和外观如何变化,但不变的是设计图纸、打地基、浇筑地梁等等一系列流程。
既然是相同的流程,那我们为啥每次都要浪费时间一遍遍说同样的内容呢?
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建立一套SOP就行了,精不精细在一开始不那么重要,先做再对嘛。
SOP(Standard OperatingProcedure )
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
SOP出现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它被编写的越详尽,人们做事的偏差就越小(最好是图文并茂)。
它要达到的目的是,即使让一个从未接触过这个项目的人,对照着这份详细的“说明书”也能做得七七八八,从而减少口口相传带来的行为偏差和时间浪费。
在这一点上美国和日本的企业都做得非常不错。
有时候我们得辩证地看待“只要勤奋就能成功”这句话,成功≠低质量勤奋。
拒绝伪勤奋,多借鉴成功的历史案例,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行走才会事半功倍。
最后,总结一下:
1.保持干净整洁——环境和个人形象双管齐下
2.凡事提前做准备——做个有计划的人
3.学会“偷懒”——学习时间管理、拒绝低质量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