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后,志得意满的刘备,自称为汉中王,同时加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这时诸葛亮说:“黄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当刘备派出的使者费诗带着对关羽的任命来到荆州,宣布对关羽的任命时,关羽果然生气的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费诗一番劝解之下,关羽才接受了任命。
费诗认为刘备要成就大事,必须要用不同的人,以萧何、曹参和韩信的故事举例,“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认为关羽不应该计较官职的高低。
关羽和诸葛亮反对黄忠封将的理由十分牵强
诸葛亮对刘备说的话,可能是以关羽的名义,说出了他与关羽的观点,汉中之战中,黄忠立下大功,诸葛亮认为并不足以让黄忠位列四大将军。
在这诸葛亮和关羽的反对中,其实理由都比较牵强,诸葛亮的理由是黄忠在汉中立下的战功,关羽远在荆州,不能理解,心中会有怨念。
但是同样的情况,马超投奔刘备之后,与关羽完全没有交集,而且也并无显赫的功绩,仅仅是因为马超名头响亮,诸葛亮告诉关羽马超可以与张飞并驾齐驱,就可以封为四大将军。
再来说,关羽的那句吐槽,“不与老兵同列”,关羽真的有资格吐槽黄忠老吗?关羽是公元184年,与张飞一起投入刘备的乡勇队伍中,此时关羽的年龄大概是二十岁左右,到刘备称汉中王的219年,关羽的年纪大致是55-60岁之间。
黄忠一直在荆州任职,公元192年被出任荆州牧的刘表任命为中郎将,这时黄忠的年纪也不大,也就三十多岁,到汉中之战后,黄忠的年纪大致在62-65岁左右,对于别人来说,黄忠是个老将,但是将近60岁的关羽没什么资格喷黄忠的年龄吧!
关羽为什么“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我们先来看刘备为何要封黄忠为后将军,汉中之战后,刘备提拔了两位荆州系的将领,一位是黄忠为后将军,另一位是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这两个任命,再加上法正为尚书令,体现了刘备在军事上重用荆州派,政务上重用益州派的平衡手段,这其实是刘备为了安抚益州、荆州两地,巩固自己地位的一种做法。
这种做法,有点守城中庸的意思在里面,这对于一心复兴汉室的诸葛亮和关羽,明显有点不舒服了,感觉有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意思,蜀汉刚刚走上正轨,诸葛亮、关羽正想大展拳脚,不想刘备先泄气了。
为什么汉中之战中,马超没立什么大功,诸葛亮和关羽都不说话呢,因为他们知道,马超在后面夺取凉州、雍州会有大用,马超在凉州的威望足以让刘备付出最小的代价夺取凉州。
正如关羽所说,对刘备集团的未来来说,黄忠已经不堪大用了,汉中之战已经是黄忠最后的辉煌了,定军山之战后,刘备拜黄忠为征西将军,已经足以表彰其功劳了,再加封后将军就过分了。
另外,在关羽心中,还有一个没有说出来的怨气,就是刘备私自称王的事情,这种僭越的行为,对于始终忠于汉室的关羽来说,心里是很难接受的,性质就像曹操加封魏王一样了。
无独有偶,曹魏阵营中的荀彧,同样是因为曹操僭越,与曹操决裂,最终被曹操害死,关羽与荀彧虽然各为其主,但是心中依然装着汉室,在汉献帝仍在的情况下,僭越称王,令关羽有点信仰坍塌的感觉。
关羽这一生中,最骄傲的事情,恐怕就是“汉寿亭侯”的爵位,这是汉献帝册封的,关羽视之如瑰宝。费诗说关羽嫌职位低,如果关羽想要高位,恐怕曹操会毫不吝啬给关羽更高的官职和爵位吧。
而关羽却依然追随刘备,为的就是刘姓的汉室江山,知道在权臣曹操控制下的汉室政权,迟早姓了曹,因而不愿为其效力,报恩之后,迅速离开曹操,寻找刘备。
费诗真正打动关羽,令他接受任命的一句话可能是“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让关羽认识到,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志向,只能追随刘备了。
在关羽心目中,赵云比黄忠更适合后将军
关羽虽然刚愎自傲,但也特别敬重有能力的人,能力突出的,即使是敌对阵营的,也是关系不错的,比如张辽、徐晃等人,都是当时刘备与吕布、曹操合作时认识的,关系都不错。
而黄忠在刘备平定荆南四郡时,随韩玄投降了刘备,其实他与关羽之间是有点交集的,但是关羽却没怎么看上他,可能黄忠的能力,相对汉末三国的一流将领,真的是有点差距的。
刘备的这帮属下,在关羽跟前能够吃得开的,也就诸葛亮、张飞、赵云了,而且赵云对刘备集团的功绩明显要高过黄忠,虽然说定军山一战,奠定了刘备在汉中之战的主动权。
但是汉中的收官之战,汉水之战却是在赵云的指挥下,一举摧毁了曹操反扑的机会。如果把汉中之战的功劳分成三份,黄忠能占两分,赵云至少要占一分。
除此之外,赵云在官渡之战前跟随刘备,辗转各地,在当阳之战中,只身救回刘禅。赤壁之战后,赵云又跟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刘备入川后,赵云与张飞从逃往东吴的孙夫人手中再次救回刘禅。
古代十分注重继承人,赵云两次救回刘备的继承人刘禅,对于刘备集团来说,功劳不可谓不小,而且在刘备入川之前,赵云已经升为偏将军了,入成都后升为翊军将军,晋位重号将军仅一步之遥了。
刘备在入川作战中,黄忠随军作战,在进攻成都的过程中,立下战功,刘备夺取成都后,任命黄忠为讨虏将军。
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大家都地位都差不多,黄忠还要稍稍排在赵云后面,但是汉中之战后,赵云的升迁却慢了下来,这让与赵云关系更近的关羽、诸葛亮心里有点为赵云叫屈。
而且赵云相比于黄忠,赵云更加年轻,未来还有更加重要发挥空间,给赵云更加重要的位置,可以让他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匡扶汉室,建立丰功伟业,但是刘备却并没有这么做,引起了诸葛亮和关羽的明显不满。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会出现关羽对五虎大将封号的不满
蜀汉五虎大将的封号,来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关羽不满黄忠这段,原文是: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
这段故事情节,根据《三国志》中关羽吐槽黄忠被封为后将军故事改编,但是其实来说,如果真要在刘备集团选出五虎将来,不论从官职,还是战功来说,也只有关张马黄赵五位了。
其他的如魏延之类的将领,刘备称汉中王时,也仅仅位居牙门将军,还是赵云在长坂坡之战后的之位,差出两个档次了,而黄忠在汉中之战中,已经胜任征西将军,可以算是蜀汉的五大将之一了。
罗老先生依然还原关羽的这段吐槽,除了刻画关羽刚愎自傲的性格外,其实还有一点为刘备洗地的嫌疑,将襄樊之败与荆州丢失的锅都甩给关羽,忽略刘备战略失误的责任。
这样手法,是为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核心价值观服务的,如果不放大关羽性格的缺陷,那么就会引发关羽之死的阴谋论的猜测,关羽急于发起襄樊之战,是否也有岳飞“迎回二圣”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