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一段恋爱的初期都有差不多6个月左右的盲目期,你会因为喜爱某个人就会喜爱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
前不久,我一哥们儿在朋友生日派对上遇到了一位姑娘。姑娘刚从美国读完硕士回国,她的出现让我朋友眼前一亮,发现她既漂亮又善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自然令我朋友心生向往。派对结束的时候,朋友主动提出送姑娘回家,因为两人顺路,姑娘答应了,并且坚持主动付了车钱。我这位朋友生性慷慨,也喜欢慷慨的人。姑娘主动买单的这一举动,让我朋友预先倾向于相信她也是慷慨的,于是又增加了一点对她的好感。
当他把美丽邂逅告诉我们几个朋友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小子又着了“光环效应”的道了。不过我还是忍住没有提醒他,毕竟他现在正沉醉这种感觉,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光环效应这个说法很好地诠释了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在我们塑造对人与环境的看法时起着很大的作用。
在我朋友的故事里,并没有关于那姑娘慷慨程度的真正证据。人家可能只是出于礼貌或是一种彰显经济独立的习惯而已。而我朋友却做了过分的解读,凭借自己对她的情感回应作出猜测,用猜测弥补证据的缺失。由第一印象产生的感觉会影响你对事物的解读。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个性格标签,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的人善于利用第一印象,给人营造一种乐观、大方、幽默的感觉,从而赢得较好的社交认证。而有的人不善于包装自己,留给别人不善言谈、拘谨、小气的负面印象,从而在社交中与机会失之交臂。
那么我们是否想过以上列举的优点、缺点可能出现在同一人身上呢?如果事实确实是如此,你又该如何评判这个人呢?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做了一个堪称经典的实验来说明这种偏见。
他对两个人进行了描述,并要求其他人对这两人的个性进行评论。你认为艾伦和本这两人怎么样?
艾伦:聪明—勤奋—冲动—爱挑剔—固执—忌妒心强
本:忌妒心强—固执—爱挑剔—冲动—勤奋—聪明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被试者都觉得艾伦更招人喜欢。可是你仔细看描述艾伦和本的性格特点的这些形容词,明明一摸一样啊,只是顺序不同而已,人们的主观判断怎么就天差地别了呢?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对一个人性格特征的观察顺序是随机的。然而,顺序的确很重要,因为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而后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忽略掉了。
并且,我们的大脑会主动去填补事实与猜测之间的空隙,用编故事的方式使其听起来更合理。前几条列出的性格特征会改变后面出现的特征的含义。我们认为聪明人有理由固执,并且还会尊重他这一点。然而,一个忌妒心强又固执的人如果还很聪明的话,他身上就带有一些危险性。
2.
2016年的美国大选结果出来的时候,不知道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镜。这其中不乏专家、学者、专业人员、权威媒体和机构,都预测错误。比较有意思的是: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老师曾庆捷,这位留美多年的政治学博士,投票前在校內的学习交流平台上,称「希拉里肯定赢。作为研究政治的学者,如果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预测都做不对的话,就不用来给你们上课了。」
曾博士上的课是《政治学原理》。选举揭晓后,他又留言:「同学们,我已经沒有脸再见大家了,但是下周的课还是要上的,也会有期中考试。但是大家不用复习了,因为政治学所有的常识都沒什么用了。」
这些预测大选结果的人,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专家学者,一旦加入情感因素,结论对论证的主导作用便会最大程度地凸显出来。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克(Paul Slovic)提出了“情感启发式”的概念,认为人们的好恶决定了他们的世界观。你的政治倾向决定了你对各类论证的看法,即它们是令人信服的还是难以服众的。
那些专家之所以看走了眼,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低估了光环效应的作用。作为一名网红政客,特朗普的成功,正是迎合了网络时代的特点。网络是平的,沒有等级,外行可以挑战精英,流氓可以戏弄英雄;哗众取宠,有吸引力就有影响力;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美国。
我们习惯将行为看成是一般习性和个性特征的外在表现——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这些结果的原因。光环效应是这一行为的催化剂,因为这一效应使我们更有可能将自己对某人所有品质的看法,和对其特别重要特质的判断匹配起来。譬如,你觉得总统的相貌特征应该是:高个子、宽下巴,是典型的强硬而果断的领导者形象。人们把票投给他没有其他理由,只是因为他的外表看起来强硬和果断,就认为他是这样的人。
光环效应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果民众觉得一位女性总统候选人的笑容不够真诚,当选总统后也一定对民众会采取强硬政策。光环效应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简单和连贯的特点。
好的故事为人们的行为和意图提供了简单且合乎逻辑的解释。你看,我们人类天生就是带着偏见的,并且习惯于编造牵强的解释,使自己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