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鸡兔同笼的完整案例,供参考。
1、作业题目(5):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题目描述变化:一个空间内两种物质,无交互作用,两种物质具有同样特性,两种特性叠加显示(表达),问每种物质数量。
点评:描述变化后可以更多地概括现象或者更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本质。不同人有不同描述方式,以增强理解为准则。
2、判定题目分类(10):特征分类计数/混合/系统/数量
点评:判定分类的作用是寻求和别的事物的共通性,达到更好理解和相互借鉴的目的,比如李希贵老师提到的如何理解领导意图,领导今天说学生应该唱京剧,明天说跳交谊舞,过一阵又说要踢足球,李希贵解释是价值观没变,就是全面发展,如果懂归类方法,就更好理解,同时也可以理解不同领导不同时期形式会变,但是归类后原理是一样的,执行起来就好把握。归类是对本质进行把握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有联系的事物间相互借鉴的起点。
3、分析本题目的各项因素(10):1、一个笼子;2、头35;3、脚94;4、问各几只;5、隐含条件,鸡两条腿,兔子四条腿
点评:分析因素主要是训练抓关键点能力和阅读能力,隐含条件的理解是很重要的部分,其他学科的类似题目实际上就是加入了隐含条件,如下面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题目,隐含条件就是化学反应,这些也可以称为专业知识。
默写题中包含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如果为未知内容,找出这些并背诵)(10):二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点评:本题中概念定理公式不多,这部分内容多出现在更复杂,需要更多专业知识的题目中。概念、定理、公式觉得可以归结为隐含条件部分,更有利于把握知识。另外,如果进一步查询与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可以获得很多启发。
4、默写(或找到)可联想到的类型题(15),并分析两题的联系、差异与借鉴(10):
小明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10分,错一题扣5分,小明共得了70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点评:试题总数是鸡兔总数,对的题目是兔子脚,错的题目是鸡脚,总分是总的脚数目。问兔子脚有多少?
有面值5元和10元的钞票共100张(鸡兔总数),总值为800元。5元和10元的钞票各是多少张?
点评:100张是鸡兔总数,800元是脚总数,5元、10元是各自腿数,问各有几只。
下面都是典型鸡兔同笼类型题目:
红铅笔每支0.19元,蓝铅笔每支0.11元,两种铅笔共买了16支,花了2.80元。问红,蓝铅笔各买几支?
停车场里一共有100辆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一共回收废旧轮胎215条。停车场里普通摩托车和三轮摩托车各多少辆?
)52 名同学去划船,一共乘坐 11 只船,其中每只大船 坐 6 人,每只小船坐 4 人。求大船和小船各几只?
大油瓶一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装了共60个瓶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下面是类型题目的一些变形:
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7)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栽5棵,男生每人栽3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点评:除去张老师及他栽的5棵树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典型鸡兔同笼题目,所以题目实际上是类似于1+1类型,增加了一点小的变化。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字需6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需10小时完成,现在甲单独打若干小时后,因有事由乙接着打完,共用了7小时。甲打字用了多少小时?
点评:变为甲每小时打字完成六分之一,乙每小时完成十分之一,然后就变成比较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了。
一些工程问题和这个问题类似。
今年是1998年,父母年龄(整数)(鸡兔总脚)和是78岁,兄弟的年龄和是17岁。四年后(2002年)父的年龄是弟的年龄(鸡脚)的4倍,母的年龄是兄的年龄(兔子脚)的3倍,那么当父的年龄是兄的年龄的3倍时,是公元哪一年?
点评:四年后的年龄分别 算出来,然后就是比较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
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20对翅膀.每种小虫各几只?
点评:增加了一种动物的鸡兔同笼问题
某次数学考试考五道题,全班52人参加,共做对181道题,已知每人至少做对1道题,做对1道的有7人,5道全对的有6人,做对2道和3道的人数一样多,那么做对4道的人数有多少人?
点评:增加好多动物的鸡兔同笼问题
默写(或找到)可联想到的类型题并分析两题的联系、差异与借鉴这一项是书写的重点之一,需要查阅很多资料并进行思考,也是思维训练的最有效的部分之一,当同学们参考别人的答案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短板(元认知),从而让他们意识到合理思维是什么及培养的方向。在本项中,归类并联系成为最重要的一种技能,归类的方法对此项的水平影响非常大,比如如果将本题归类为一元一次方程,那么百度查找一元一次方程的介绍,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分配问题、盈亏问题、积分表问题、电话计费问题、数字问题都是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所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类似的案例,只需要补足相应的专业知识就可以顺利解决这些问题。而在各个层面辅以相互借鉴的方法,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