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我久久不能平静,忘记不了那个叫“玲玲”的女孩趴在阳台上眺望这城市某一个角落的眼睛。不知为何,她令我想起王菲的《人间》,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也是因为有你在/才会变得闹哄哄”。
“玲玲”本来是一名饱受亲生父母凌虐的孩子,在一个冬日,她躲在街边的一个破屋,被被柴田家的“一家之主”和“儿子”发现。柴田治对她心生同情,带她回家,让她吃上了热乎乎的晚饭。而柴田的妻子信代看到这个孩子身上的伤痕,猜测她经常挨打。果然,在送她回家的时候,柴田夫妇听到“玲玲”亲生父母的争吵声,确认这个孩子在这个家里毫无幸福可言,便索性让孩子留在了“柴田家”。
在法理上,这种行为毫无疑问是错误的;可正因为知法犯法,反而令柴田夫妇的举动在令人感到人情的温暖之外,多了一丝“英雄精神”的意味。信代像个一个母亲一样,为“玲玲”洗澡、剪头发、买衣服,即使她会尿床,把褥子弄得又湿又臭,她也只是唠叨几下,不会对孩子加以责骂,更不会像孩子的亲生父母一般动手打她。而其他人对“玲玲“也颇是友好,玲玲”在这个家庭感受到了真正的“关爱”,慢慢地,她变得开朗,会说自己“可爱”,并且表示相比自己之前的名字“友里”,她更喜欢“玲玲”。
这个靠犯罪(“爸爸”和“儿子”去偷东西,“奶奶”谎称独居骗取养老金)来维持生计、住在破烂不堪的小房子的家庭,有些杂乱,有些吵闹,却让一个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孩子产生了安全感。的确,这个家族的人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因为大家同属于“被遗弃”的一群人这一身份产生了不同于血缘关系的羁绊,让他们好像真的成了“一家人”一样。看到“这一家人”去海边,奶奶看着其他五人欢乐地戏水,无声地说了一句“谢谢你们”的画面,我的鼻端忽地有点酸。老奶奶本来是被遗忘的老人,是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们,使得她本来荒凉的暮年生活变得热闹,有人情味,感受到一个家庭应有的温暖。即使这个家赚钱的手段不光彩,可谁说他们的生活不是美好的呢?他们之间,有一种特别的爱,令本来百孔千疮的生活,多了一抹夏天的绚丽。
可是,只有爱的生活,是否足够?
故事里有一个小男孩叫“祥太”,他是协助柴田治偷东西的好手,柴田家的东西大多都是他偷来的。信代说家里没有洗发水了,他第二天就去偷了回来;信代说能不能偷点值钱的东西回家,他便去偷了钓鱼杆……在柴田夫妇面前,他大多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只是,当柴田夫妇想要让他喊“爸爸”、“妈妈”的时候,他总是以沉默表示拒绝,或者说“下次再说”。我曾觉得柴田夫妇有点可怜,他们对祥太是真心的好,给他买冰棍,陪他钓鱼、堆雪人,关心他的成长变化等等,可惜祥太自始至终都没有在他们开口喊“爸爸”、“妈妈”。电影末尾,祥太和柴田治度过了两人一起生活的最后一晚,在坐上分别的公车时,祥太看着车窗外追着跑的柴田治,同样是无声地说了一句“爸爸”。
看着祥太清澈的眼睛,我有些错愕。他明白柴田夫妇,特别是柴田治对自己的关心和疼爱,可是他却始终没有正面回应。为什么?
再倒回去看这个家庭的秘密被人知晓从而分崩离析的经过,我终于明白,祥太说“我是故意被抓到的”这一句话的含义。老奶奶去世后,这个家族已然失去了平衡。柴田夫妇搜遍屋子,在老奶奶的假牙盒找到了她生前的积蓄,还用老奶奶的信用卡取出了她的保险金。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祥太都在一旁看着,若有所思。柴田治曾对他说,商店里的东西不属于任何人,所以他们拿货架上的东西并不算是偷。可是,老奶奶的钱分明是她辛辛苦苦攒下来的,而柴田夫妇却占为己有,这算不算是偷了呢?
祥太隐隐约约觉得有什么不对,可又说不清是什么。后来,他带着“玲玲”去常去的便利店偷东西,结果被便利店爷爷当场抓获。便利店爷爷却没多说什么,只是给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对他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以后别叫你妹妹做这种事了,她还那么小。”
第一次,他产生了一种羞愧而内疚的感情。回家之后,他向柴田治说起这件事,柴田治却不加重视,这让他产生了一种反感的情绪,只是尚未爆发而已。在祥太的心里,此时的他把“玲玲”当做了妹妹一般。所以,再次动手偷东西的时候,他让“玲玲”在超市外面等着。可是,“玲玲”却想要帮“哥哥”,她不听祥太的话,走进超市,做完祥太教她的“偷前仪式”,拿起一份零食就走。祥太此时终于忍不住了,他故意弄出大动作,偷了超市里的橘子,最后从高处跌落摔伤而被超市的工作人员抓住。
祥太的暴露引起了警察局对这个家庭的注意,从而使这个家庭很快犹如他摔出去的橘子一般散落在地。而祥太之所以会这么做,全是因为他心中隐约感到,偷东西是不对的,即使柴田夫妇对他很好,可是这件事本身是不对的。原本,他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继续做下去。可是,他的妹妹,“玲玲”,还这么小,他觉得她不应该这样,不应该像自己一样,做着错误的事情。
这个家庭的秘密被发现后,警察局、检察机关都介入了调查,每个人分别受到审讯。有些观众说看到审问的情节,觉得那些警察很恶心,觉得他们不了解这个家背后的美好,只是对柴田夫妇加以恶意的揣测,对小孩子加以错误的诱导审问,从而搞得这个家四分五裂。
可是,这一切,都是祥太想要的。
他是一个如此聪慧的孩子,总是会一个人捣鼓小东西,从发光的玻璃球看到宇宙,在炎热的夏日寻找蜕壳的幼蝉,喜欢阅读书本……在他的世界里,这种匍匐在屋里一角的生活固然也不算差,所以他可以忍受;他知道,长此以往,他可能会变成柴田治那样的人,可他觉得柴田治也算“好人”,他可以忍受。他明白,柴田夫妇虽待自己如家人,却并非自己的家人,所以他不肯认他们为“父母”。而在他心里,“玲玲”却是被认可的妹妹。于是,当他看到犹如一张白纸的“玲玲”跟着自己逐渐变成了小偷,他终于选择打破平衡。他不想继续蜷缩在黑屋子的一角,他想要让自己,还有这个纯洁无邪的妹妹,都生活在阳光底下。
电影末尾,祥太坐上公交车后,一直都没有回头看追着公车跑的柴田治。他那声无声的“爸爸”,是对柴田治曾作为一名“父亲”给予自己的爱的感激,可是,他不要迷恋于这种爱。因为,想要堂堂正正地站在大地上,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宝贵的东西总是太脆弱,谁也不知道,这种“爱”的保质期有多长。
只是,祥太不知道,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玲玲”,正在企盼这种爱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