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一百八十三天:
今天学习了《为孩子重塑教育》的“结语 行走于教育与创新之间”和“译者后记”
至此,经过四十二天时间的粗略浏览,这本书算是看完了。说实话,通览全书的过程中,我基本上还没有把握住本书的主旨,只是粗略地感觉到,作者在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有实实在在新意的教育途径,但具体是什么,我还没弄清楚!
如书名所言“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用我们的一个成语来说,应该是“另辟蹊径”吧,但这新的途径,我觉得(或者我没看到)作者也不是很清晰!但我们都能感觉到,它一定不是现实的“应试教育”!一定是紧紧贴合学生未来所需要的实用技能的!(这个我在书中不止一次地看到过)!正如作者在这篇“结语”里所言,是“创新”!
也如“译者后记”所说的,这本书只是一个开篇,是一个引子!后面的“文章”还需要我们大家去共同探索、完成!
至此,我在“勇气读书会”坚持打卡也已经183天了(其中间断过一天),按照当初21天的打卡精神,我应该坚持了近9期了(还差6天)!我本可以继续开始阅读另外一本书,再坚持若干期也不是不可能,但这半年多来,我为了“打卡”而阅读,为了“打卡”而做笔记,却在很多时候忘记了阅读的本意是要领会书中的精髓!所以,接下来,书我还是会读的,但不会再这样纯纯为了“打卡”而阅读,或者说为了显示“坚持”而“阅读”!我还是应该回归阅读本来的形式,灵活的但一定是用心地去阅读!深入地去阅读!“勇气读书会”,暂别了!
下面是这两部分内容的摘录,附后以飨大家:结语
行走于教育与创新之间
本书横跨了创新与教育两大领域。如果读者在思考美国的未来时希望得到启迪,那么就请想想我们的发明家、创新者、社会创业家以及诸多创业企业。如果读者想要寻求打击,就请看看我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看看我们是怎么对待教师的,看看我们是怎样从一个失败的教育政策跌跌撞撞转向另一个失败的教育政策的。
创新领域历来是美国最优秀人群和精神的体现,无所畏惧的先锋人物勇敢追寻着大胆的梦想,希望改变历史的发展轨迹。心怀大梦想是一种生活方式,失败可以得到包容,从失败中站起来重新奔跑也可以得到鼓励。跳出盒子的思路只会令人敬佩,而不会遭人轻视。集体沉溺于过时的方法并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而是一个市场机遇。
但只要谈到教育政策,我们就会瞬间完全无视那些令美国变得伟大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我们亲手抢走了孩子的未来。
他们的未来取决于利用自身的才华和激情,脚踏实地地寻找方法,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断奋斗。
我们是怀着一腔忧虑完成本书的写作的。忧虑之外,还有一丝恐惧。就算美国的教育体系发生变化,如今的年轻人也依然难逃险境。更危险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变。现在,变革的时机已到。
过去百年来,美国教育在美国梦的实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每个美国公民都能得到良好的公立教育,通过努力成为中产阶级或上等阶级,为家人和社区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正是因为美国的学校将机会赐予了所有人,这个国家才变得伟大。
如今,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美国的噩梦。
毕业后,瓦格纳决定做一名教师,这并不是因为他热爱学校,而是因为他希望能改变学校。如今的社会太看重文凭,太看重考试成绩,根本没有空间让孩子成长为像瓦络纳当年那样的学生,以及像他当年那样的老师。
而身处当下的美国,若想实现这样的美国梦简直难上加难。我们的教育体系把年轻人当成杂草,一把一把地除去,根本没有给他们以启迪。这样的教育体系只会给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包装上华丽的学术文凭,让他们看起来更难以捉摸。
我们身负使命,必须对学校进行彻底重构,让学校重新担当起实现美国梦的关键角色。是时候去做好你自己的分内之事了。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译者后记
完成本书的翻译工作后,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很多人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抨击属于工业时代的传统教育体制,似乎每个人都在抱怨,都觉得现在的学校、考试、课外班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合理之处,但敢于跳出传统学校的思维圈子、让孩子去体验创新教育的教师和家长还是极少数。
换句话说,人们大都会认可书中的理念,但谈及付诸行动却多少有些迟疑。
迟疑的原因,我想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以项目学习为中心展开的创新教育手段缺乏标准、没有先例,质量参差不齐。第二,创新教育不以标准化考试为学习目标。第三,文化因素。中国人历来讲究“头悬梁,锥刺股”,我们这代人在求学过程中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的父辈更是在诸多逆境中咬着牙扛过来的。不考试、没作业的创新教育方式似乎把中国文化中对苦和累的“向往”全部规避掉了,造成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在这里我想谈谈对上述问题的个人见解。
首先,项目学习确实需要极大的自主性。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手段进行教学,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并帮助学生准备好迎接日后的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简而言之,若想采用项目学习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大量资料供我们参考,也有成熟的体系可供借鉴。
其次,标准化考试,也就是千军万马蜂拥而至的那座“独木桥”,的确有效发挥了“筛选”作用。但标准化考试无法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无法判断学生的道德标准。目前,美国已有100多所大学明确提出,学生可以不提供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全球各地近百所顶尖私校组成的精熟成绩单联盟推出的新模式评估体系,已被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80多所著名大学接纳,作为衡量申请人的指标之一。标准化考试这座“独木桥”的权重正在日益下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头悬梁,锥刺股”的文化情结其实就是老生常谈的挫折教育。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挫折教育翻译成西方流行思想,倒是和毅力教育有几分相似。两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国的挫折教育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毅力更多强调对目标的激情和坚持,并为此主动迎难而上、不断试错、反复迭代。创新教育并不是为了规避写作业和考试的苦头,而是让学生在目标感的带动下,化被动为主动。更何况,性格的培养远非能吃苦这一条。好奇心、乐观、自控力、情商等都是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创新教育所关注的培养目标之一。
我坚信,随着支持创新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团体的规模也将逐渐发展壮大,日益显现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魅力。
完成了本书的翻译工作,我突然发现,这本书只是一个开篇。这本书和其同名电影不过是个引子,真正令人期待的,是随后那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壮观场面和真正脚踏实地的改变。
在这里,我想要感谢我的父母,同时,我想要感谢我的爱人龙志勇,以及在本书翻译过程中为我提供建议和帮我把关的各位朋友,正是有了他们的热心支持,我有信心,也有理由期待,未来的教育将因我们所有人的努力而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