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只有自行车,虽然效率比不上摩托车,但自行车也有好处,就是能够穿林过巷,灵活自如。家里离外婆家并不算远,骑自行车只要大半个小时。每次走在通往外婆家的路上,更像是一场旅行,路上的风景给童年的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顺着家门口的大马路走,汇合在一个有着高高的斜坡三叉路口,这是一个分界点,斜坡上方,一路上是平日里热闹的街市,斜坡的下方,一路上两边都是荔枝树林,偶有一户人家。往斜坡下方骑行五分钟,就会看到合水桥,合水是个地名,合水桥是一座水泥桥。虽然骑过这条桥也能到外婆家,但路程也增加了一倍,所以,我们一般都是抄小路。在合水桥的前面,有一个小路口,拐进去是沙地,自行车在沙地里容易打滑,所以不得不下地推车,过了十几米的沙地,就来到竹林大斜坡了,这是一个有着60到70倾斜度的大斜坡,两边种满高高的竹子。一眼望下去,看不到斜坡底端,而是看见宽阔的河面上浮着一座直径在四十厘米左右的竹桥。这对于只有七八岁时的我们来说,充满了恐惧与新奇。光是要下斜坡的时候,心里总想着推着自行车的爸爸妈妈会刹不住车而滑入河里。每次下去,妈妈都叫我们拉着手,抓住自行车的后座,害怕而又谨慎的一步一步踩着斜坡上,遇上湿滑的下雨天,还得往前弓着身子,好让自己不会因打滑而刹不住脚,往前冲。下了大斜坡,就来到了最惊险刺激的竹桥了。
合水河水面广阔,直径在一百五十米左右,浮着的这条竹桥,就是水泥桥的小道,从上面的水泥桥过去,往后的路都是水泥路,而从竹桥过去,往后都是农家的土路,并且,可以绕过很多的地方,省去很多的路程,所以这条竹桥是很多人前往镇中心赶集的必经之路。遇上人多的时候,要等上十分钟,对面的人才走完,这边的人才能赶上桥。来到桥旁边,我总能听到汽油发动机嘟嘟嘟的声音,那是旁边的抽沙船在运作,也是因为抽沙,合水河的深度在逐年增加。
小时候过桥是妈妈抱着过去,再大一点,是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推过去的。到了八九岁的时候,妈妈终于肯让我们独自过桥了。前几次过桥,我总是胆怯地站在起点,徘徊不前,妈妈在后面鼓励我,往前走吧,别害怕,妈妈在后面看着你,下了几次决心,我才心惊胆战地踏上桥,看着前面宽阔的水面和小小的木桥,不禁心生害怕,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害怕,又说到:往前看,注意脚下,看着路,别东张西望,很快就能过去了。我重新看了一下前方,又开始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每走几步,我都要回头看看推着自行车的妈妈,才敢放心地走下去。到后来,胆子也大了,自己完全不用回头看了,开开心心地走过木桥。桥的终点,旁边搭了一个竹棚,再放上一个竹篮,篮子是用来装钱的,这条竹桥是一对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搭起来的,他们是竹桥的管理员,每位从桥里走过的人,都会在竹篮了放下一毛到五毛钱,作为过路费。每次过去,我都会看到竹棚里坐着的老奶奶,一脸慈祥地在弄着渔网。不由得心生敬佩,虽已到了退休的年纪,但还是日日勤快劳作,十年如一日。
过了竹桥,就来到农村里最常见的小道了。绿茵茵的小草地上只留出了直径二十厘米的白沙小道,两旁或是田里的水稻,或是番薯地和甘蔗地。每次傍晚回来,西下的太阳把余晖撒在骑着自行车的我们身上,影子在骑行中越拉越长,我坐着后座上,满载着外婆家的欢乐和不舍,直至消失在大树的遮阴处。小路上有人家,有次在路上大雨盘沱,我们只好在别人家的屋檐避雨,主人家看到后就请我们进客厅坐,并分享他们的成果——甘蔗,我只记得主人家很热情,盛情难却,我们边啃着甜甜的甘蔗,边等大雨变小。
十分钟的农家小路过后,来到了拱桥,拱桥离水面高出五六米,河水很浅清澈见底。这条河相比合水河来说,就小了许多,直径只有二十米,拱桥是水泥做的,两边的栏杆很高,我们也就不用心惊胆战,放心地走过去了。过桥往右拐,就是一个荔枝山头,山头不大,但也要经历“上山”和“下山”,山路是崎岖的,还堆满了大块的石头,我们几个好玩,路过的时候就捡起两块石头,一撞击,会闪出星星火花并闻到烧焦的味道。上去的时候我们要下车推上去,下山的时候只要摆好车头,顺道而下,就能体验了一把过山车的快乐。
荔枝山过后,就是黄泥路了,也是到达外婆家最后的一段路程,路的一旁是笔直的桦树,一旁是裸露的山体,每年的雨季,暴雨过后,黄泥路变得泥泞不堪,坑坑洼洼,骑行变得异常,一不小心,啪的一下,连人带车就会摔在黄泥地里,那场面,总会引来阵阵笑声和同情。
通往外婆家的路,满载着童年的乐趣,是憧憬着快乐的一段旅程,沿途的风景像木板画一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随着时代变迁,木桥已渐渐废弃,守桥的老人也早已消失。绿茵茵的草地也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但不变的,是去外婆家的期待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