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卡尔・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说: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理发,和老板聊天,他家娃中考204分,特别沮丧。我笑着说,没事,未来可期。
他嗤之以鼻,“就我家孩子那样,天天玩手机,不知道学习,没啥未来,成不了大事……”
我真不这样以为,我是技校老师,坦率说,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为啥?省心,不用管。但是,老师最喜欢的是那种因为热爱,学得特别专注的孩子。
老实孩子真的省心,但是只是按部就班,想点燃真的很难;而热爱专业的孩子,自带火种,那学习的效率真是杠杠滴,最后的水平也是出类拔萃的。
孩子学习不好,也许只是不擅长某一科目,也许只是没找到学习方法,也许只是没遇到好老师……我从来不觉得因为学习不好就一棍子打死孩子定义孩子是对的,孩子有很多可能,也许只是没找到自己的爱好,没遇到合适的机会,也许只是没被点燃,没被推动。
所以,很多时候,我想说,慢慢来,更想说未来可期,多鼓励多认可,孩子即使不能一飞冲天,也是可以长大成事的。但是,有多少家长能耐心等待,或者有多少家长老师能做到引导点燃孩子?
最近,双减政策轰轰烈烈,我是理解的,可是太多的家长都很焦虑——孩子没有辅导班可以上了,以后何来学霸?那些教师、工程师家庭可以自己辅导,那些有钱的家庭可以上昂贵的一对一,可是那些辅导不了孩子的又条件不允许的家庭怎么办?
其实,我觉得现实其实挺可怕的,可怕的不是政策怎么样,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怕的是,家长和孩子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难道不是唤起自己的自学能力,不是最终指向自我教育的吗?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教育变成了满堂灌,变成了喂食,变成了像衡水一样,吃个饭都要小跑,把所有时间都占满——才叫好的教育?
我一直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点燃、推动、唤醒。每次看到拿着手机打游戏打的兴奋不已、忘情投入的孩子,我都想,他们要是把这个热情用在学习上,清华北大都不在话下——其实,慢慢看的更明白,那些持续学习的,那些也许起点不高,坚持自学的,往往走的更高更远。
我多么奢望,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是,真的很难,所以,我对双减政策的结果很是担心——自觉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提高;不自觉的,有更多的时间玩耍——会不会导致二级分化更严重?会不会让家长更鸡娃,更焦虑,更狂躁?
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