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的瞿秋白,作为一个理论家、宣传家,乃至革命教育家,才华横溢;是鲁迅的知己,鲁迅认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其余知之甚少。
1.6万字的《多余的话》是瞿秋白在就义前夕写下的。总标题后引《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题记。全文分七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他把自己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坚定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心路历程,在这篇自白中呈现其本来面目,坦诚且真实。而正是这《多余的话》在他牺牲后造成了诸多的误解和政治的余波。
绝大多数的世人,特别是位居高层的人,从不愿把自己的心敞开了给大家看,更不会把自己的弱点、缺点、短板让人知晓,更多的是掩饰、是粉饰、是拔高,保持一种神秘感、陌生感,树立权威,让人畏惧和服从,既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利于管理的一种方式。而瞿秋白却勇于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就目前而言,我没有看到与之地位才华同等之人的类似独白。
外人眼中的瞿秋白,与他心中的自己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非常正常,视角不同,结论不一样,更何况他又如此自谦。他把自己贬得太厉害批得太狠,眼里只有缺点,优秀之处了了,这又是世人难以企及的地方。
瞿秋白喜欢自己的政治生涯么?不喜欢,本是文人的他更喜欢文学,机缘巧合之下被俄国文学所吸引,只想在俄文上有所建树,但赶上了时代的大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和十月革命的滚滚浪潮裹挟着他向前。当时他也是有一腔热情的吧,虽然不主动,但也没有拒绝,走上了政治一途。
他做了些什么呢?十五年勤勉工作,身体极其羸弱,作为领导者,竭尽所能推动革命的发展,呕心沥血为革命操劳,只是自身能力、政治智慧有限,难以把控大局,更驾驭不了像李 立 三那样的强势人物。他把自己看得很清楚,觉得是不得已而为之,“当中国共 产 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内心是压抑的,“永久感觉一种无可形容的重压”。他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所能,能做的都做了。
他是坚定的马 克 思主义者么?毋庸置疑,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但是,他自己认为自己思想里“潜伏的绅士意识、中国式的士大夫意识、以及后来蜕变出来的小资产阶级或者市侩式的意识”与“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完全处于敌对地位,内心在不断进行思想斗争,是不纯净的。他同时也认为,自己并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实际上,他在行动上一直坚定践行,铁骨铮铮。
通篇没有一句愤慨和抱怨,更没有后悔,只留下一些遗憾,特别是对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他承认自己以前缺乏勇气,有时优柔寡断、随波逐流,也当老好人,自己有很多的弱点。他认为自己是叛 徒、罪人,他勇于丢掉“最后一层假面具”,终于可以得到“永远的伟大的可爱的睡眠了”。
最后一句话“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让人眼泪止不住掉下来。尽管他一直说想要永久的睡眠“大休息”,但是36岁的他终究还是喜欢这个世界的。
让人心酸的自白,谁又能做到这一步,畅快淋漓地批判自己。
《多余的话》让脑海中平面的瞿秋白变得立体、鲜活,他不过也是一位普通人,被时代洪流推到了高处,不得不一步步走下去。鲁迅先生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献血。”瞿秋白是勇士、是英雄。
读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生的选择真的很重要,如果瞿秋白选择只是做文人,他应该不会生活得如此艰辛,思想上不会如此痛苦,文学史上会升起一颗巨星,当然革命史上也就少了一位先驱。但他应该是快乐的,更应该是长寿的。做事情在喜欢与不喜欢、主动与被动之间,心情会不一样,所下功夫不同,效果迥异。但假如只是存在于幻想之中,一切发生过的事实无法改变。
很惋惜,很痛惜,但也很庆幸,今天之所以能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正是有无数如他一般的革命先辈无怨无悔的流血牺牲换来的。用一句时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缅怀、纪念,珍惜、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