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真的有效吗?
你喜欢一口气学完,还是每天学一点?——「 学习方法」综合解析12。
上篇,我们讲了「将信息由具体变抽象」的方法之一,「什么什么学习法」。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方法,分别是关联、迁移、对比。它们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分享「将信息由抽象变具体」时,讲到的类比法、对比法。
因此,这些就不详细说了,大家可以参考之前分享过的文章。
在学习“学习的方法”过程中我发现,越是有效的方法,越是反人性的;很多常见的做法,其实是非常低效的。大脑为了偷懒,误导了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很高效。
今天就来看看,哪些以往习以为常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非常低效的努力。
- 刻意练习
- 头悬梁锥刺股
- 废寝忘食
- 集中学习某一学科
- 一口气学完所有内容
- 排除外界一切干扰
- 尽量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学习
原谅我把刻意练习放在第一步,因为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广为人知了。
它来源于丹尼尔·科伊尔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中提到的10000小时原则,即「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当然,「必要条件」不是「必然结果」。并不是说任何人,在某个领域花费一万小时的时间,就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师。
如何有效的通过10000小时定律成为专家呢?
由此,产生了刻意练习的概念,它的核心是:
1)有明确的目标
2)在特定任务上大量重复练习
3)任务内容处于你的学习区(即目前不会,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的),而不是舒适区
4)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5)过程中获得有效的反馈
应该说,刻意练习的步骤中,很多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大家提到刻意练习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他部分,而过于关注“在特定任务上大量重复练习”。
这一点,却是刻意练习中,效果最差的一环。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所有学习方式,它们背后共同的假设是:
- 单次学习的内容和同一内容的重复次数,越多越好;
- 学习的时间长短与学习的效果,成正比;
- 学习的状态越固定和稳定,效果越好;
刻意练习 —— 将任务的环节细分,在单一环节上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
头悬梁锥刺股、废寝忘食 —— 不考虑精力的状态,以各种方式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集中学习某一科、一口气学完 —— 希望一次能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
排除外界干扰、在同一时间、空间学习 —— 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比较安定、特定的环境和状态下;
那么,为什么说这些方式是低效的呢?
我们来看看这三条假设。
1. 单次学习的内容和同一内容的重复次数,越多越好吗?
《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到,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分别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他们都对学习非常重要。
专注模式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等途径,直接获取信息或解决问题;发散模式则帮我们解决困难环节、提供新的思路及灵感。
理解这两种模式,可以参考《慢思考》中提到的人类大脑运行的三种形态:反射脑、思考脑和储存脑。
反射脑让我们做出那些“无需思考”的行为,它的调用速度快,但错误率高;
思考脑让我们可以理性思考,但调用速度慢,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核心信息;
储存脑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才会启用,它对大脑之前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类、梳理、组合、入库等加工处理。
你可以想象大脑是一台计算机。
反射脑,就好像软件的快捷方式,点击就立刻开始运行;
思考脑,是创造一个全新软件,需要一点一点的完成代码撰写;
而储存脑,是对我们已撰写的代码进行储存和功能测试。
专注模式时我们启用的是思考脑,而发散模式则是储存脑。
当我们进入专注模式时,大脑非常理性,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所需处理的信息上。这时,大脑会高频次的激活与信息直接相关的脑细胞。
而要开启发散模式,我们需要处于一种非常空闲的状态,也许是刷牙、洗澡、走路、运动、甚至是闭着眼睛似睡非睡。这时,大脑会激活一些外围松散的脑细胞。
用弹球来比喻,专注模式的球在小圈子里弹的比较密集,而发散模式则会在一个比较大范围里胡乱的弹。
讲了这么多,与我们上面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重点就在于发散模式。
每一个“单次学习”,我们使用的都是专注模式。就好像刻意练习中要求的,练习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对内容量和重复性的追求,就好像是在说:写代码时(写文章也一样),一次性写的行数和功能越多越好。
但是,如果这些代码和文字,并没有被很好的保存和测试。想一想,会发生什么呢?
发散模式的存在,证明了单次学习的内容和重复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写一些、存一些」,才是更好的学习方式。
2. 学习的时间长短与学习的效果,成正比吗?
相对上一个问题,这个比较容易解释。
首先,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并且,精力在一天中的分布并不均匀。
很多时候,我们是这样的行动轨迹:
早饭之后,准备工作/学习。
正式开始前,先刷会儿微信微博、看看邮件和昨天的各种聊天记录、喜欢的up主有没有更新。
一转眼,1、2个小时就过去了。
想到还有1个小时左右就要吃午饭了,算了,先做点简单、琐碎的事情吧。
……
要知道,早上刚起床时的精力,与吃完午饭后的精力状态完全不同。
《精力管理》一书甚至将精力与时间的价值等同,提出了“管理精力,而非时间”的理念。
其次,我们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每个人注意力的持续时间由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随着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正在让我们注意力持续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因此,追求学习的时间长短是没有意义的。试图一天学习24个小时,并不会得到24个小时的学习效果。
3. 学习的状态越固定和稳定,效果越好吗?
这里要先讲两个实验:
1975年,两个心理学家招募了一群潜水员,请他们在水下6米的深度学习36个之前不认识的单词。
之后,他们把潜水员随机分成2组来测试学习效果。一组在干燥的陆地上进行,另一组则依旧在6米深的水里。
结果,在水里考试的潜水员能够回忆起的单词量,比陆地上考试的潜水员要多30%。
之后,两个心理学家还做了一系列类似的实验,主题就是测试人们在学习时,学习情境是否会对效果产生影响。
答案是,会。
我们在分享脑科学家教我们的读书法时曾经讲到,大脑获得的信息并不是单一的,其包含了环境中的所有要素。越多的感官接收到信息,对信息的存储模块越多,印象越深,调用越方便。
当人们在与学习时类似的场景中调用信息时,大脑会接到多种信号,提取出更多的信息来,产生“还原效应”。
另外一个实验发生在1985年,科学家让3组学生分别在安静的教室、播放着爵士乐的教室,和播放着古典音乐的教室里学习。
之后,打散他们的顺序,将他们随即分配到这三间教室去考试。
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毫无疑问的是,在播放爵士乐/古典乐的教室学习,同时又在其中考试的学生成绩最好。这与我们上面描述的实验结论相同。
其次,让人惊讶的是,在安静的教室里学习,同时又在其中考试的学生成绩最差。
这就让人有点诧异了。
按照上面的实验结果来说,前后环境是统一的啊。而且,这也不符合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学习」。
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也许安静的环境中,信息过于「匮乏」,大脑无法把「无信息」存入记忆中,也就很难进行调用了。
根据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学习的状态越固定和稳定,效果就会越好。
以上,文章最初列出的那些常见的学习方法,其背后的假设都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并不是「高效」的学习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做法更好呢?
篇幅原因,我们下期接着说(捂脸)。
阅读到这里,感谢你付出的时间^ ^。
按照惯例,留下一个执行清单,大家一起来完成吧~
执行清单:
- 文中提到的并不高效的学习方法,你之前使用过哪些?
- 将这些做法反过来,思考一下“可能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未完待续……)
ps:完成清单的同学,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执行成果哦^ ^
参考书籍:
《认知天性》
《如何学习》
《学习之道》
《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
《如何高效学习:一年完成麻省理工4年33门课程的整体性学习法》
《刻意练习》
《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