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温中汤〕
〔组成〕:(1)党参12克 (2)白朮10克 (3)茯苓15克 (4)陈皮10克 (5)半夏10克(6)木香6克 (7)砂仁8克 (8)厚朴10克 (9)干姜10克 (10)川芎10克(11)丁香5克 (12)炙甘草3克
〔主治〕:适用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暧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加减〕:(1)兼肝郁甚者,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
(2)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
(3)湿盛泄泻者,加薏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
(4)湿阻呕恶者,加苍朮10克、藿香15克。
(5)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6)阻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
(7)气虚甚者,加黄耆15~30克。
〔典型病例〕:王某,男54岁,干部,198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10年前因饮食不当致胃脘疼痛,10年来虽经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每因饮食失宜、情志不遂则症状加重。1987年10月经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活检: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上皮生化。病人恐惧癌变,前来请李氏诊治。
诊视中见:胃脘隐痛,喜嗳喜按,遇冷痛甚,脘痛时连及两胁,腹胀纳差,肢倦乏力,大便溏薄,日行2~3次,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弦细。证属脾胃阳虚,兼肝郁气滞。治宜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温中汤〕加香附10克、乌药10克,水煎服。二诊:上方服用18剂,胁痛消失、胃痛大减、纳食增加,仍便溏,日行2次。方中去香附、乌药,加薏仁30克,以增健脾袪湿之力。三诊:上方又服18剂,大便正常、胃痛消失,仍感身倦乏力、食后腹胀。方中去薏仁,加焦三仙各12克,继服。上方前后共服3月余,精神饮食好,大便正常、诸症消失、面色红润、体重增加。后覆查胃镜及胃粘膜活检,胃粘膜轻度浅表性炎症。一年后追访,知其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