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大学,我来了!
朱济存,不这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已经是朱文武了。
1986年8月,到84团学校,校长拿着文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往他面前一丢,不屑地说:“破新大,上去吧。”
原来,这个校长就极力推荐文武去上陕西师大物理系,来继承他的衣钵,他看好这个孩子,可惜,这个孩子不喜欢当老师。
就这样,文武拿起他梦寐以求的、奋斗了四年才得到的那一纸录取通知书,眼睛模糊了。
曾有多少次,他梦想着能都在大城市里过新年,在大学的校园里度过下一个元旦,但是,生活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他的梦想。
终于,在四年之后,在遥远的新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爱这块土地,他暗暗下决心,绝不离开新疆,他要在这里娶妻生子,在这块土地上有所作为,来报答给予他帮助的亲人。
这个终于得到老天眷顾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发现上面没有写报到时间,就和大伯商量,大伯说:“一般学校都是9月1日开学,你就8月底走吧。”
大伯大妈给他准备了齐备的行李,被子、褥子、被单、被套,枕头所有床上用品,牙刷、牙膏、洗脸盆、毛巾、香皂和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四季衣物都一应俱全。
大伯人豪爽,朋友多,他找了个便车,是个拉棉花的货车。文武将录取通知书,粮油关系和钱等重要物件放在哥哥送的黄书包里,斜背在身上。
驾驶员和他坐在驾驶室里,后面装满了棉花包,文武的行李只能绑在棉花包上面。 就这样,带着大伯大妈哥哥嫂子和家人的祝福,他坐上了去乌鲁木齐的车。
车要走五天四夜,每当下车吃饭或者休息的时候,司机和文武都查看一下行李在不在。在第四天,疲惫的旅客已经走了到库尔勒,天边的夕阳刚刚落下,余晖映照着美丽的晚霞,文武虽然很累,但是心情依然很好。
他常常想起敬爱的大伯,按山东老家的习惯,爸爸叫“大大”、“大”,妈妈叫“娘”,比爸爸大的族内男性长辈,叫“大爷”,大爷的爱人叫“大娘”。
大爷特别疼爱这个侄子,他想起大爷常常去邻居养鸡户的家中,索要抱不出小鸡的“蛋”,回来煮好给文武吃,他说白天不能吃,要晚上摸黑吃,说是大补的。
文武刚刚到南疆,不适应新疆干燥的气候,老是流鼻血,大爷看着心疼。
在孵小鸡的季节,就给文武想了这个办法。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连鸡蛋都是难得吃上的,更不要说肉了。
每天晚上,爷俩坐在黑房子里,边聊天边吃,不过,大爷并不吃。
等到十几年后,文武到南京出差,才知道大爷给他吃的这个东西叫“毛蛋”,是特别有营养的补品。
体贴入微的大爷怕他看到毛蛋吃不下,就让他摸黑吃,为了侄子多吃点,自己一个都舍不得吃。
那时候,亲爱的大爷已经去世好几年了。 超哥家的嫂子,是84团的数学老师,那时候,超哥刚刚调到喀什市里,嫂子还在团里。
在高考那几天,嫂子让文武和另外一个叫小刘的同学,一起在她家吃准备好的早餐。
嫂子早早起床,做好了稀饭、牛肉等各色早餐,还特意煮了十二个鸡蛋,一个孩子吃6个,寓意六六大顺。
可是,嫂子并不知道,那个刘同学自小就不吃鸡蛋,又不敢给好心的张老师说,就悄悄央求文武帮他吃。
文武这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就强撑着将丰盛的早餐和十个鸡蛋吃了下去。 嫂子一看全吃完了,非常高兴,连着三天的早餐都是一样的,让两个孩子吃得饱饱地考试。
这也给文武留下了极深的影响,可是,自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吃煮鸡蛋了。
上大学之前,大娘把珍藏的准备给女儿出嫁用的绸缎被面子、新买的棉白布做里子,套在家里最厚的网套上,让文武带上,她说:“乌鲁木齐冷,不像南疆。”
这个爽快心善勤快的大娘,虽然常常和大爷争吵,说大爷疼爱这个侄子超过自家的孩子,但是,从心底里,她也十分喜爱这个老家来的懂事的远房的侄儿。
高考完的一个多月,这个侄子每天早上帮忙摘瓜,摘菜,用毛驴车拉倒集市上去卖,回来将卖的钱悉数上交。
中午也舍不得买饭吃,都是吃早上带去的干馍,吃点西瓜就算解决了。
…….
满满的来自亲人的爱,围绕着文武的身边,陪伴他走过山山水水,也将照亮他将来的人生。
天有不测风云,到了库尔勒,照例一下车,文武就朝车后跑去,一看,傻眼了,行李不见了!只剩半截绳子在棉花垛上晃来晃去…..
可能是路上太颠簸,绑在棉花垛上行李,经不住长时间的晃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绳子断了,行李掉落了。
这个遭遇,并没有影响文武的心情,这个天生智慧的孩子想:“幸好,我的录取通知书等重要物品在我的小包里没有丢。”
到了乌鲁木齐,司机将他带到84团驻乌办事处,介绍:“朱超的弟弟。”办事处的人认识超哥,听说他丢了行李,就说:“借办事处的一套行李去用就可以了。”
第二天就是9月1日,文武兴冲冲地来到学校,发现大学里没有人,他找到地理系,找到系主任。
系主任是个个头高高的上海人,后来知道叫吴乃奇,他见到这个风尘仆仆来报到的学生,双手一拍大腿,哈哈大笑:“我记得好像有一张通知书忘了填写报到日期。”
按通知,新生是9月10日报到。
吴主任让文武过几天再来,文武就在办事处住下,马上给老家和大爷家写信报平安,还打了电报要行李。
大爷家很快寄来了一套行李,文武将办事处的行李送还,办事处的人很客气地说:“你用就可以,还过来干嘛呢?”
但是家里没有消息,过了一个月后的一天才突然来了个包裹单,是老家寄来了被褥。
原来当时电报上说:“速寄被褥。”电报是按照字数收费的,所以,在能说清楚的情况下,字数越少越好。
电报到家,家里人没有明白,因为老家的口语中,被子叫“盖体”,褥子叫“铺体”,大家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这个电报是啥意思。
文武的大大(爸爸),是队上的会计,有一天,通知干部去公社开会,广播上说:“请队长、会计明天自带被褥,碗筷到公社开会。”文武大大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是要盖体铺体。
就这样,朱文武的大学理想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