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百家号, ID:一万的碎碎念,文责自负。
最近,17岁中专学生的姜萍火了,因为她以93分,第12名的成绩,闯进了2024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
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数学竞赛,排在她前面的,都是剑桥大学、北大、清华等世界名校的选手,而姜萍仅仅是涟水中专一名在读生。她不仅年纪小,还是前30名里面唯一的女生!
追溯姜萍的成长之路,我们可以发现,姜萍的命运有两个转折点。她在中考时,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放弃了考取的高中,转读中专。谁知道她在这里遇到了数学老师王闰秋,王闰秋一眼就看出姜萍的与众不同,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姜萍果然不负所望,一路披荆斩棘,勇闯决赛圈!
无独有偶,在我最近看的《读库生鲜·世上哪有你这样的海胆》里,艺术家葛宇路谈到他的成长之路,和姜萍颇有相似之处。
葛宇路上小学时成绩不错,成功升入本地最好的初中。本来他即将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但是由于那时候他父亲迷恋麻将,父母关系开始恶化,他们都没空管葛宇路,更加不要说给葛宇路解释为什么要学习之类的深刻问题了。
那时候葛宇路迷上了打《魔兽世界》,成绩直线下降,总是被老师点名批评。他说那时候自己极度厌学,要不是班上还有几个打游戏的小伙伴,他都不知道自己上学的意义是什么。
初中毕业后,他没有悬念地去了武汉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在二职这样一个就连上课睡觉都会被表扬的氛围中,葛宇路过上了梦寐以求的,蜜一般的生活。就在他以为会在这里完成自己的学习生涯的时候,偏偏命运在这里给他安排了一位美术老师——万正茂。
就如同王闰秋之于姜萍一样,万老师发现了葛宇路美术的天赋,他把葛宇路优秀的素描挂上了墙,并强调自己非常重视这幅作品。他感到非常意外,毕竟在初中毕业时,他的美术成绩曾被老师随意更改。葛宇路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成为优秀学生,这让他找到了被肯定、被重视、被期待的感觉。
不仅如此,万老师对他们说:就算是这三年对于你们来说就像坐牢,但是你们仍然可以选择。既然反正哪里也去不了,你们可以选择啥也不干,也可以学一门手艺打发时间。这些最朴素的语言,让葛宇路瓦解了青春期的叛逆,他重新萌生了对学习的兴趣,不为分数,只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学。
后来的葛宇路参加艺考,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再后来,他又考入中央美院,成为中央美院的研究生。
虽然葛宇路一再说自己的成长中反面案例特别多,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他和姜萍的例子,让我们看见了另一种可能,一种跌入谷底还可以反弹的可能。
说起考试失利,就不得不提著名的“高考落榜生”——蒲松龄。他的案例让众人津津乐道,仅在本书中,就有两个人为他写了文章,分别是贾行家和马伯庸。
蒲松龄曾经是天才少年,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在别人苦读的时候,轻轻松松拿下县试、府试、院试中的第一名,当时是多么的荣耀。
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以为靠着才华,一样能摘取功名的时候,好运在他21岁时参加乡试时戛然而止。此后他多次参加考试,结果都是以名落孙山而告终。
蒲松龄在仕途上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就连他自己也说“归对妻孥梦亦羞”,可见他自己也对自己的一事无成而感到愧疚。虽然如此,但是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写着他的鸿篇大著。
《读库生鲜·世上哪有你这样的海胆》里面两篇写蒲松龄的文章,各有侧重点。贾行家是以分析《聊斋志异》里面的故事,来分析蒲松龄的一生;而马伯庸则以《蚤起》为切入点,分析了这篇当时院试第一的文章,给蒲松龄的人生带来的利与弊。
两篇文章虽各有侧重点,但都文采斐然,分析得合情合理。通过两位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蒲松龄虽然屡次“高考失利”,被同学好友嘲笑,穷困潦倒,但是他从未放弃自己心中的追求。
虽然他的《聊斋》在当时看来是不入流的末等技艺,但是恐怕就连他自己也想不到,到了如今,天下有谁不知道《聊斋志异》?又有谁不知道蒲松龄?而他曾经梦寐追求的状元榜眼,却没有人能记得住。
记得蔡澜先生曾经说过:死后几百年还有人看你的作品,才叫有文学价值。蒲松龄的弯道超车速度虽然慢了点,但是却成就了永久的经典。
在《民国少女天团》一文中,中国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的舅父曾经对她说道:世人对于命运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安命“,其二是“怨命“,其三是“造命”。
谁的人生之路没有一点坎坷?哪有那么多的顺风顺水。如果此时的你处于低谷,也请不要气馁,就让我们像以上的几位人物一样,按自己的想法,夺回生命的控制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