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脑子里突然飘过一个想法:读书不就跟旅游一样吗?当时脑海里还颇有一些灵感,但未及时去动笔,现在再回头拼命想,当时的好多灵感就象幽灵一样,倏忽不见了!看来下次一定要养成,灵感一到,就立即动笔的习惯。
但确实也是,读书真的跟旅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去游览风景名胜,每个景点都有它的灵魂,有它一个统一的格调,有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有最触动我们的某一个地方、某一个细节,这跟读书、看文章不是一样吗?
我以前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时候,总喜欢把一本书的全部或自己有触动的要点都介绍出来,常常分不清主次,抓不到北。整篇读下来,感不到鲜活的东西,或者说感受不到文章的灵魂。
最近正在读一本书《一年通往作家路》(以下简称《作家路》),其中正好也谈到游记怎么写,所以头脑就忽然一亮起来,这游记写法不就是读后感的写法吗?或者说,其间不是也有类似、共通的地方吗?
《作家路》在优秀游记的整合写法中,就有几点值得我们写读书笔记时借鉴:
其一、“始终用第一人称。读者是通过你的经历发现一切,要把信息、感受融入到你怎么发现它的这个故事中。”
读后感不也是一样吗?你要把你读书的发现、感受、对你的认知改变融入到文章中,读者要通过你的阅历,来感知这本书。
其二、整合主题:缩小你的镜头范围。你只需向读者展示一个地方,一个教堂,一尊雕像。记住蒙田所说的:’’每件事都有上百个部分,上百张面孔,我只选取一个.....”
也就是你要找到那个最触动你的地方,最有感慨的地方,把它写下来;你自己确实感到收获匪浅的地方,才能激发到读者。
其三、“整合思路:不要一次发散出两三个思路,只有单一 的思路才会让读者想要跟随你的脚步。”
这一点也是我们容易犯的地方,写一篇读后感,我们很容易写出很多细枝来,突不出重点。未在一个地方钻,写出层次来,写出深意来!
我自己也是,细枝写多了,若过了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读过这本书;倒是盯住一个细节写,对这本书反而久久不能忘怀。
20170118
注:这只是写作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