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是一年中香港父母最忙的时候,因为一年一度的幼稚园申请开始了。
1年多前我刚来香港定居时很“轻敌”,差点儿害得大宝没学上,虽然那时也只是申请2岁的预备班而已。
今年我本打算通宵申遍香港名校。被香港师奶们“教育”过才知道,很多学校不是我想申就能申的,或者申了也是白申。
有些历史悠久的名校,会把超过7成的名额留给父母就读过本校的小朋友 - 校友的孩子。剩下不足3成名额上万申请者竞争,录取几率可想而知会低得可怜。
我也要来了某些名校的申请表:其中父母信息处不填大学,而只需要填家长的幼小教育经历。
我本以为先生常青藤毕业,我学校排名也年年是全美前50,怎么着也能给大宝拿个入门砖吧?没想到还没开局就出局了。
学校的逻辑是:几十年前都能就读名校,父母的家庭自然非富即贵。多录取这样家庭的小孩,才能更好贯彻执行学校“精英教育”原则。不仅财富可以世袭,人脉、资源,智商情商生活习惯,都是可以世袭的。
01
我刚来香港时请过一个本地钟点工。
说是本地人,其实是二十岁就嫁到香港,早已融入香港社会,普通话都不大会说的内地人。
她叫阿洁。四十出头,精力充沛手脚麻利。人很热情,喜欢边做事边聊天。
有一天她无奈说女儿要辍学了。
尽管女儿一直成绩一般,她和老公还是希望女儿能读到高中毕业。可女儿决心已定就是不读了,怎样劝说都没用。
阿洁叹口气:要赶紧给她找份工了。
我问找什么类型的工作。阿洁说餐馆帮工之类。不过女儿喜欢做销售,所以也可能自己去做销售。
我说打工自然可以谋生,但既没经验又没技术,十几岁的女孩自然要从门槛最低收入最低的工作做起,会不会有些辛苦?
阿洁说那有什么办法。自己做家政的,老公的士司机,两人都文化不高。怎能指望孩子们读出什么成绩来?
但她接下来话锋一转,一脸幸福的说儿子已高中毕业在读职校,三年毕业后可以考警察学校,虽然走这条路会耽误几年实际,但可以增加考公职的机会。有了公职就有员工宿舍住,有了员工宿舍一辈子就不用操心了。就可以找女朋友结婚了,还是儿子有出息!
我惊呆。
二十岁不到本应意气风发的大男孩,早早设计了自己的一生,只是这个计划里没有事业、理想,甚至没有周游列国的小愿望,仅仅是终生都能住上公职提供的员工宿舍。
奇怪吗?
一点儿也不!
阿洁和老公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住上“公屋”。幸运的是这个愿望几年前已经实现了。
相比不太出息的女儿,儿子不求做低收入者申请公屋,能考公职住宿舍,已经比身边大多数人都有出息多了。
02
在香港生活最舒服的有两类人:富人,住公屋的“穷人”。
“公屋”是香港政府为低收入居民提供的住宅。产权属于政府,以极低廉的价格出租。但是只要能提供低收入证明,满足居住人数,申请上就可以住一辈子。
由于申请人数多,一般要轮候很多年。据说很多人等了半辈子。
香港寸土寸金,房价高昂。公屋平均租金只有一千多港币。虽然房间小得让人窒息,附近除了菜场就是街市又脏又乱,但胜在便宜。
能住上公屋,是相当多香港普通老百姓毕生的心愿。
阿洁实现梦想住上公屋有了栖息之所,但依旧要整日为生计奔波。
她文化不高英文不识,付不起高昂的辅导费,身边全是自己一样甚至不如自己的家庭。
他们的孩子们,早早被“精英教育”拒之门外。能勉强读高中或职业学校,有份工作不混黑社会已经很好了。
因为甚少有人能突破这个公屋体系的笼罩,阿洁们早已接受“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现实。
在香港这个教育都要世袭的地方,公屋里的孩子们要完成高等教育精英教育,住上有产权的房子,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无异于难如登天。
03
很偶然机会我知道,那位谈笑风生,两鬓斑白但风度翩翩的某投行董事总经理X总和他同是投行高管的亲弟弟,都是公屋里走出的孩子。
X总妈妈在街市摆摊卖衣服,爸爸打零工加帮他妈妈上货抗包儿。一家四口住公屋。
X总身边所有人包括爸妈都是一天辛苦忙到晚,力不少出但收入勉强糊口。一起长大的小朋友们甚至有以长大收保护费为人生目标。
住在公屋这个事实,基本奠定了生活基调和人生理想。
环境、条件差都可以克服,但身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但深入骨髓的。
当邻里邻居都是长里短、占便宜省钱、吵架,X总的妈妈是怎么在住公屋、卖衣服养家的苦巴巴日子里,供出两个美国名校毕业现在投行高管的儿子的?
X总说没有他重视教育的父母,尤其是他妈妈,就不会有今天的他和弟弟。
妈妈对他和弟弟的正面影响和教育,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1 习惯养成
X总妈妈收了摊回家要检查两个儿子的功课。
随着孩子们年级越来越高功课越来越难,妈妈已经起不到辅导和检查的作用,但她要求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放学先做功课,做完今天的功课就预习明天的。其次书写工整,所以X总和弟弟都写得一手好字。
2 以身作则
妈妈生活非常用心和努力。卖衣服也要比别人卖的好。
孩子们亲眼见到妈妈从从菜场小摊,到固定摊位,再经营自己的小铺子。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妈妈每次都要X总和弟弟帮他搬铺,见证妈妈努力经营的成果。
只要有机会,X总妈妈会把两个孩子都打扮得干干净净带去图书馆,博物馆。居住环境差就去外面补。
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是无限深远的。
一样移民到美国的墨西哥人和华人第一代,在同样的餐馆打同样的工,生活条件没有分别。
不同的是墨西哥老爸们下了班脸不洗,衣服也不换,冰箱里拿出啤酒喝到天黑,不工作的日子喝啤酒吃烤肉从日出到日落;
华人爸妈们回到家陪小孩温习功课,周末要么送孩子去补习班,要么带去图书馆。
二十年后?
墨西哥移民二代在老爸当年抛洒过青春的地方,继续刷盘子切菜;华人的孩子们成为律师、医生、教授,没有再出现在餐馆厨房里。
如果爸妈都懒洋洋,孩子又怎么会勤奋?
3 重视教育,尊重教育
很多香港家庭孩子工作了,都要每月交家用给父母。也有父母因为生活条件差,早早期望希望孩子们打工赚钱贴补家里,为此并不鼓励上学读书。住公屋的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
X总的爸妈是特例。他们辛苦赚钱,供孩子们读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学校。买书从不犹豫,昂贵的课外辅导的也咬牙给他们付。
X总和弟弟先后考取美国名校,但奖学金只够学费,两人都打算打工应付生活。
爸妈不顾亲友们反对拿出全部积蓄,X总妈妈甚至卖掉铺子,又回到街市小摊卖衣服。爸妈希望他们能专心读书,不至于打黑工冒着巨大风险又耽误学习。
X总和弟弟也真是争气,毕业就双双在美国找到高薪工作,几年后回到香港。父母早已搬入半山豪宅,颐养天年了。
如果当年X总爸妈整天念叨日子过得紧,要孩子什么赚钱做什么。孩子有心读书也静不下心,干脆辍学工作了。
04
X总不避讳自己住公屋的经历,但并不代表他就以此为荣,他更不可能愿意他的孩子们重复自己走过的路。
现在他有了学历、事业、地位和财富,更用心栽培孩子们。
他的两个孩子都曾就读香港非常好的幼稚园、小学,这几年先后送到美国很好的寄宿中学读书。
之前有人说“教育就是拼爹拼妈”,反对声一片。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只不过拼的不是财富,而是父母的性格、习惯、人生观价值观。原生家庭父母的事业、财富、细枝末节的生活习惯和追求,方方面面分分秒秒在塑造孩子们的品格、人生。
香港是个竞争极其激烈的社会,所以教育体系未免有些极端。
但内地,甚至我们认为崇尚自由和尊重天性的美国欧洲教育就轻松吗?
美国最好的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一定是出自尊重和重视教育的家庭。父母在教育上资金的支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都非常巨大。
我们能给孩子的,除了以身作则正面影响,还一定要能支持和保障他们未来教育上的开支。所以足够的教育金储备是不能少的。
如今身家千万的X总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为什么他和弟弟都入了投行?因为钱多。
但是这是不是他们毕生的理想?
不是。
X总的兴趣在建筑设计,弟弟的理想是教书育人。
X总说,他的人生不能重新来一番,但他希望自己努力铺垫的一切能让他的孩子们在未来选择职业选择行业的时候,不为钱所忧虑,不为生活所迫。
重视教育父母,正面引导了他和弟弟。
刻苦勤奋加上一些天赋,让他和弟弟走出公屋,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