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的生涯公开课我上的是一个老话题——价值观的拍卖。但我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我的合作对话技术+允许合资参与拍卖,也因此,我在课堂中的引导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点—由孩子们在现场来讨论决定很多的拍卖规则,这样他们的参与感更强投入度更逼真;再一个,允许合资的设置,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有与人合作、讨论妥协的体验,内心能够被扰动到的东西和层面会更丰富。
游戏不是真的人生,但它却可以设计成是人生的演练。无论你玩或者不玩,只要你在这个场域里,你就一定会被卷入并参与。所以,老师不必纠结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游戏中,表述了规则,要听一听学生们是否都清楚了,并留出空间询问是否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有那就邀请他来修改和完善。这里,其实已经在一点点地把学生邀请进游戏。然后游戏开始,孩子们一来会非常熟悉怎么玩游戏,二来会有很强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互相还会解释和监督规则。而对于在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分歧,我是特别珍惜的,因为此处会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点,一方面可以现场展示我们在理解上的差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停在这里,商量讨论出解决的办法。一个不服从规则的孩子就是一个创造规则的孩子。老师就做那个推动“呈现差异、寻找解决”的人。在游戏的最后,邀请各个层面的同学分享体会,老师再总结发言,提炼和提升,做一个拓展延伸的收尾。
很感慨,00后们果然是非同凡响和与我们不同的。他们对于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比较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有人实力强劲也坦然退出并祝福对方。他们不爱“成就感”,向往“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还有“独立思考”和“生活安定有保障”,基本上是指向了生涯的温度和宽度的多,在生涯高度上更注重自我内在评价而不是外在的肯定。
那他们是不是已经非常自我自私了呢?好像也不是。在一开始的热身活动生存选择活动中,我发现他们还是坚守了一些普世价值的,比如“知识”“生命”“秩序”“生存物质”“公平”和“未来”。
这是已经能过上更自由自在生活的一代了。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在不用为生存和安全感担忧的时代里,他们可以过更多元的生活了。对于这一代来说,也许外在的规则越少它自身自在生成的规则就越多。我在想,对待我们的孩子只给一条规则——尊重爸爸妈妈就足够了吧。北京123中学校规有200多条。北师大附中校规只有几条。美国只有一条规则:你的行为不要影响他人。
那,更好的生涯课堂是什么模样呢?我以为是:有对话,有合作,有扰动,有生成,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