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拿到手时,书名就让我在想我的世界中“有你真好”的你是谁,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人是SYZ,我曾经的弟弟,确实,我的世界曾经有他,而且幸好有他。然后我在想,我现在的世界幸好有谁呢?说实话,我没有可选的人,会不会觉得很悲哀?我心中那个推心置腹的“李大仁”已经离开了。大家都是萍水相逢,亦或是点头之交,没有深到我可以毫无保留的将我的秘密、困惑、难过与他们分享。S、W、C走后,我将难过埋藏在心中,写进日记,当那如洪水般的难过之情溢满出来我难以控制时,我才会想家人倾诉,那时眼泪不止地流,可又一直笑着说自己没事。世界很大,有家人真好。
杨澜的这本书是写给丈夫吴征的,以纪念他们结婚二十周年。我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描述很多他们之间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从相识相知到相亲相爱的故事,然而并没有。杨澜站在一个很广的角度,将这些年她的经历、她所感动一一描述,细微到与女儿儿子的一个动作、一段对话,又深刻到女权等高度问题,让你在平凡感动之余又惊心澎湃。
“假如爱有天意,爱好尽可自由放行”是蒋昌建为这本书写的序,五页纸的文字,洋洋洒洒,将书中全文内容梳理贯穿了一遍,着实让我感叹了一番,这些人和这些事,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改变着他们,同样也改变着他们中的我们。
我们本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如果不是因为相爱,就不会也不必在一起。
最好的关系是让双方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人。
这话对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关系都适用,两人在一起,如果彼此觉得是负担是累赘的话,那干脆分开好了,对彼此的成长和生活也是有帮助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生养我们的父母,也不能将我们作为他们的复制品,他们一切使命的继承者,新生个体只是上天通过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随着慢慢长大和学习,他们会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三观,这与父母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我很庆幸我有一对和杨澜一样开明的父母,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没有逼迫我去学习什么课外班亦或是非要考到第几名;在我遇到困惑时,他们会给我指点迷津,以一个过来人身份告诉我他们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在我面临选择时,他们不会指手画脚规划我的人生,而是给我分析优势弊端以及各种选择的结果,从来不会替我抉择,所以我的人生都是我自己在选择在尝试,并且丰富多彩。
最近,最头疼的便是三十岁的VV姐结婚的事情,二十多岁时,她嘴上天天念叨着不慌不慌,对男朋友的要求又是高的离谱,挑三拣四的,迈进三十这道门后,我明显感觉到她慌了,一向认准感觉的人开始将就了,我挺不想看到的,我虽然涉世不深,但我总认为,没结婚不可怕,三十岁还没有结婚也不可怕。凡事必有两面性,三十岁褪去了二十岁的张扬、任性,多了一份成熟、稳住和端庄,这样的她,我认为更美丽。我不希望她是因为三十这个年龄而将就结婚,在离婚率如此高的社会,我希望她遵从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们常常基于非常片面的信息,或者自我经历的联想,就在心里给别人贴上标签,下了结论,从而获得某种道德优越感。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先形成固有印象,然后不断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很少去客观分析事情的原因,挖掘事情的真相,探究事情的本质,柴静的《看见》便深刻地阐明了这个道理,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甚至改变了我的三观,你能说选举三百块钱被买通的村民就一定是愚昧无知的吗?你看到了他们背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你又能说女子监狱中杀夫的女囚犯一定是残忍凶狠......很多很多这些事情,我并不是在为那些不法行为申辩,我只是认为在生存生计都是重大难题的她们面前,我们应该放下固有的成见,辩证地去看待,没有一个绝对善良的人,同样也没有一个绝对凶狠丑恶的人,很多事情背后都藏有不得已,都有说不出的苦衷,都有为人不知的伤疤,所以我们不要凭借着我们仅有的经历或经验带上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多一份宽容和谅解,切莫让口水之战亦或是舆论压力给本就生存边缘的人再递上一把刀。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笑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以上仅是个人对《世界很大 有你真好》一书感悟,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