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观看了大热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电影讲述了远在澳门的赌场公关汤唯和身在美国以卖房谋生的吴秀波阴差阳错因《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结缘,远隔万里的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最后相遇在伦敦书店的爱情故事。此片拍得有些矫情,剧情也过于拖沓。估计编剧才华横溢不知该取舍哪句文艺台词,影片被拉长到两个多小时,有些让人坐不住。电影借鉴了诸多影视桥段如《街角书店》《电子情书》,创造力稍显不足。
倒是片中向《查令十字街84号》佳作致敬的构思,和片尾打出的“纪念海莲·汉夫诞辰100周年”的字幕让人颇感惊喜。
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 Road)是伦敦知名的旧书店一条街,位于Leicester Square和China Town边上,聚集了众多贩卖珍古书和二手书的旧书店,街上的84号则坐落着一家名为Marks&Co的旧书店,由弗兰克着手经营。
《查令十字街84号》是一本贯穿悠悠20载的书信集,信的一端牵着一位爱书成痴的纽约女编剧海莲,信的另一端便是一名为海莲寻书20载的英伦绅士弗兰克。这本仅93页的小册子真切感人,也不失风趣幽默,很是推荐。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将此书作为缘分的开端,男女主角也做着和书中人一样的事——未曾谋面却持续通信,颇有趣味。
电影片尾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兜兜转转相遇于书店内,随后的英伦街景大本钟伦敦眼议会大楼一一在眼前闪现,让我倍感亲切。影片结束时,意犹未尽的朋友问我,呆在伦敦时有没有去查令十字街84号看看?
我不由语塞。虽然早前看过这本书,虽然Charing Cross就在学校附近,但印象中时尚零售店和餐馆早已取代了多数书店的身影。于是我特地查了查84 Charing Cross Road。你猜怎么着——在曾经书店的位置上开着一家巨大的麦当劳。细细回想,我也曾进去点过餐,不禁有点儿哭笑不得,更多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
好在,这段美好往事通过纪念牌的形式留了下来。麦当劳边上的这块纪念牌上写着:
查令十字街84号
马科思与柯恩书店旧址
籍海莲·汉芙的书而闻名天下
字迹虽有些模糊了,也算对所有爱书之人的慰藉。
在影片中,伦敦书店店主和美国编剧的情感被定义为“爱情”,电影结局也是皆大欢喜。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书中,海莲和弗兰克的故事是这样展开的:
海莲兴许对店主弗兰克心存好感,不过在通信一段时间后被告知弗兰克已为人夫。此后海莲一直与店主夫妇进行通信往来,并在英国百废待兴时期雪中送炭慷慨赠予书店员工“重达六磅的火腿”。而弗兰克也常帮她寻觅一些纽约少见的旧书。
海莲在很长一段时间因贫困无法前往伦敦,她在信中写着自己住在“白蚁丛生、摇摇欲坠、白天不供应暖气的老公寓”里。有一次他俩差点相见了,可惜海莲发了牙病让她再次失去游资,只得在信中调侃:“我不得不陪着我的牙,而我的牙医带着娇妻度蜜月去了,他的全部费用都是我出的.......”。
与热情活泼的海莲相比,弗兰克是一名幽默稳重的谦谦君子。他们多数时间在信中谈书,时而也会聊家常。比如弗兰克曾回信说,在享用海莲的食物时,只能“全体同仁举杯恭祝海莲和女王陛下都凤体康泰”了。
弗兰克曾允诺“橡原巷37号永远会有一张床等待着你,你爱呆多久就呆多久”,只是命运捉人,通信二十年,两人却终生未曾谋面。1969年,在弗兰克病逝后的两个月,海莲终于来到这家朝思暮想的书店门前......
的确,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以爱情的名义来概括这段故事,实在有些牵强附会了。我想,在这一来一往惺惺相惜的书信中,更多的是那一份源于对书籍的热爱,跨越大洋联结的深厚友谊吧。
或者说是,“爱情”的另一种演绎方式。如张立宪所说,上帝派来的那几个译者,名叫机缘,名叫责任,名叫蕴藉,名叫沉默,还有一位,名叫怀恋。
如今,Marks&Co书店早已不在,除了大型综合书店Folyes 和 Blackwell's 外,查理十字街上依旧屹立着几家颇具英伦风情的旧书店。
我曾有幸参观过其中一家——推开笨重的木门,喧嚣被关在了门外。衣着考究的老先生坐在前台自顾自地看书,棕黄色顶天立地的大书架分门别类摆满了新旧交夹的书籍,最上层要架着梯子爬上去才够得到。通过狭小的旋转楼梯“咯吱咯吱”走到楼下,别有一番天地。
若有机会再去伦敦,我愿花一个下午扎堆在这些旧书里,真切地感受海莲·汉芙笔下那“一阵古书的陈旧气味扑鼻而来.......那一种混杂着霉味儿,和长年积尘的气息,再加上墙壁和地板,散发来的木头香”。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一半正经(halfzhengjing),下期预告:《诺丁山》的爱情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