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篇文章,读完的第一感觉就是一头雾水,竟然还是满分作文,让人实在想不通。文章的初衷不就是给人看的吗?不就是为了让人看懂吗?不就是让人看懂后有所思考吗?《生活在树上》这篇文章却让人望而生畏,更别提细细品味。作者聪明的和阅卷老师玩起了文字游戏,刻意炫技吸睛是个本事,能让阅卷人打出满分也是本事,而写作水平就不得不让人质疑了。
这篇文章乍一看挺高大上的,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错觉,实际呢空洞无物。作者是怎么玩这个文字游戏的呢?从标题、结构、引用都是满满的套路,标题先把眼球吸过来,立刻用晦涩难懂的引用栓住人,其间夹杂一些生僻字,基本议论文格式把控住,就算大功告成了。这完全符合阅卷逻辑,而细看内容却很难发现文中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更多的是生僻字堆砌感。就这样还得了满分让人感到悲哀,为阅卷组感到悲哀,第一位老师打出的39分就算手下留情的了。
在我看来,高考文章和学术类文章是完全不同的文类,而阅卷老师却评论说“文字的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生能能做到的”,换言之就是老师也承认该文更偏向学术类了,那从文类来说就不是高中议论文了。
点评老师真可谓用尽溢美之词,“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而本届高考,用这样的方式引证各种名人名言的作文太多了。”敢问作者真的理解所引用的金句是何意思吗?阅卷老师也敢说读懂了吗?用在此处又真的合适吗?
更让人郁闷的是,阅卷组不但把这篇作文评为满分,还炫耀自己是识货的伯乐,简直王婆卖瓜。有了第一篇,就不怕会有第二篇第三篇吗?的确,点评者在文末也说“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但如此轻飘飘的一句和没说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为自己留了一个退后的口子而已。
这让我不得不想到那一对试图用公式说相声的博士夫妻,如若说出来的不被受众认可,那用再多的手段也是徒劳。同样,文章的好坏也取决于大众的接受程度,一篇好的文章是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是好是坏,一看便知。文章的技巧性不过是锦上添花之事,如若把锦上添花之事作为评判标准,有些主次不分了吧!
确实,整篇文章能体现作者的知识储备量是非常人所能比拟的,然而这并不等于写出来的东西就有多从容。能在高压环境下,用一定的技巧把玩文字,也是可点之处,小作者的阅读积累着实让人诚服,但文字游戏不仅仅只有炫技的玩法。有点阅读量的人或者喜欢文字的人不难发现,那些真情流露的大白话也比晦涩难懂的咬文嚼字来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