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内心已经死亡的人来说,结束生命,不过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月17日,我看到这样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视频。
在车水马龙的天桥上,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下。
几秒后,一名男孩突然冲出轿车,穿越车流后纵身跃下天桥。
视频中,男孩求死的步伐是那样的果断和决绝。
紧追男孩的,是一位中年妇女。
男孩跳下天桥之后,她跪在天桥的护栏旁捶地痛哭。
5秒的时间,足够天人永别。
据新闻报道,男孩与该名中年女子是母子关系,男孩死前曾在车内与母亲发生争吵,争吵的原因是男孩在校期间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事件发生后,有的人指责父母家教严厉,而有的人评论孩子内心脆弱。
由于事情还没有查明,对于这次的悲剧,我不愿意对当事人进行过多的揣测,因为我不是当事人,不清楚她们究竟经历过什么。
张爱玲写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01
17岁男孩跳桥身亡的案件绝不是个例,它背后涉及的,是整个社会关于青少年自杀的问题。
一项数据显示,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0万人。其中,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自杀死亡。
也就是说,每天约有277个青少年主动选择死去,277个家庭被动接受死亡。
死去的人结束了一生,活着的人就要痛苦一世。在两百多个青年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人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一半的家庭要经历失独的痛苦。
不可避免,这些自杀的独生子女们容易被贴上自私的标签。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独生子女自杀是否自私。其中一个回答是,强迫她为你活着的人,才最自私。
大部分选择死亡的孩子不会考虑是否自私的问题,从精神层面来说,她们可能早已经结束了这段血缘关系,随后她们会在某个合适的时间里付诸行动。
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并不是自杀的行为,极端的想法才是真正的死神。
现代社会,时代更迭带来的各种压力令许多青少年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一组上海地区的青少年自杀数据表明,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的占到15.23%,曾计划自杀占5.85%,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看完这些数据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孩子曾想过要放弃生命。
对于想要结束生命的孩子来说,每产生一次自杀的念头,就是死去一点点。
02
幸运的是,由于缺乏勇气、来自家人的羁绊,或是外界因素的干扰,自杀对于大多数的孩子而言都只是一颗不发芽的种子。
但是,生与死的距离,可能只隔了一个勇气。
男孩跳天桥自杀的新闻发生后,有一条获赞三千的评论:多佩服你有这样的勇气,而我不敢,我还在苟延残喘。
感谢我们缺失的勇气,救了这三千多个人的性命。
有人缺乏勇气,相反,就一定有人充满勇气。
有些父母不杀人,却诛心。
2017年云南镇雄县一位15岁男孩服农药自杀身亡,他自杀的原因令人心痛不已。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小龙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根据小龙遗书和邻居描述,小龙的父亲脾气暴躁,在外生活不如意,回家后便经常打骂孩子。
小龙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还很年轻,不是那么想死,但我受不了气。爸爸,我死了,你就高兴了。
当我看到小龙遗书的这段内容时,我觉得他的内心深处应该是拒绝死亡的,或许是因为对于年少的他而言,真的撑不下去了,他才会选择用自杀,来做最后的反击。
03
只有找到自杀的因,才能解决死亡的果。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归纳了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矛盾(72例,33%)、学业压力(55例,26%)、师生矛盾(35例,16%)。
看似简单的矛盾,却能分分钟要人性命。
我主要想谈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以一个经典的神话故事为例。
在中国,最早的自杀青少年应该是《封神演义》中的哪吒。哪吒闹海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却能反映现代亲子关系的问题。
哪吒为了惩治作恶多端、残害百姓的龙王三太子,抽剥了三太子的龙筋。三太子死后,龙王找上门,要李靖夫妻给个交代。
为了不牵连自己的父母,于是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故事很简单,作者想要宣扬的是哪吒勇于承担责任,一人做事一人当的精神。
有趣的是,李靖大义灭亲的时候,却没有深究哪吒剥三太子筋脉的所做所为是否正确。
将这个故事代入现实,无非就是一个顽劣的孩子做了一件惩恶扬善的事情,但没有人追问孩子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这件事做得是否正确,而仅仅要求孩子承担后果。
换而言之,孩子在做了一件所谓的“错事”时,有多少父母第一个反应就是孩子要为“错事”负责,却没有追根溯源、分辨对错。
事实上,那些“逼死”孩子的父母,大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这些父母可能还是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