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少年了,没有完整读过一本书,也不再像以前,喜欢拿笔在空白纸上划拉划拉的东拉西扯,看到有的朋友一直保持读书写作的习惯,并为之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在角落一直默默关注着,偶尔也会有动笔的冲动,可提起笔,却怎么都找不到要写的东西,是挺悲伤的。
虽说以前也读书,也相信读书的力量,但比较随性,有时因为喜欢书名而读,有时因为喜欢作者而读,又或者看了简介感兴趣的才读,书的内容太寡淡了不行,用力过猛的不喜欢,刚刚好的太难找,最后顺理成章的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后来工作忙,生活繁杂,就更少读书了,哎,差生借口就是多,总是找一堆理由,掩盖没时间读书的尴尬,好鄙视自己!
本期书友推荐《老舍经典散文集》,必须坦诚这么经典的散文集还是第一次阅读,总结起来就是写人(母亲、孩子,涤洲、刘大叔),写景(济南,青岛,北平,昆明,成都,内蒙,广州),记事(养花,养猫,读书,戒酒,戒烟,戒茶)等等等等,看着看着就把人带入了,散文里大量值得反复阅读咀嚼的片段就不一一列举了。细心的书友提到,散文集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刊登于一九三几年至一九四几年,是啊,这个时期的中国经历了几个事变之后,开始了长发8年的全面抗日战争,我们的祖国千疮百孔,风雨飘零,而国人陷入一种麻木不仁的病态,趵突泉边上成了日货的销售场“东洋布,东洋陶瓷,东洋玩具,东洋……”强烈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作家,注定要担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和有着深刻的忧国忧民情怀的,以笔为炮,唤醒民族血脉。散文集主要还是以记录生活中的日常为主线,延续了老舍先生一贯的细腻,把平凡的日子活出烟火气来,这种苦中作乐,不禁让我怀念起在那音水电站的日子。
那是一段孤独的日子,宿舍和厂房,两点一线,好像每天就只有接班和下班两件事情。依然记得枯水期不发电,独自一人24小时轮流值守厂房的日子,偌大的厂房,安静得只有闸门关不紧的流水声、虫鸣鸟叫声、风声、竹子摇曳声,如夜里遇上绵绵秋雨,第二天早晨起来还能欣赏到山间烟雾缭绕的仙境,闻到泥土清香的气息。下班的时候,就呆在宿舍听歌、绣十字绣,又或者逛大坝,开船进水库……那里的一切简简单单,都是生活中的触手可及,一缕阳光,一阵清风,都能让普通的日子变得温柔而美好。虽然环境是简陋的,条件是艰苦的,手机常常没有信号,也总是一个人,但大自然有情有义,有声有色,容易使人内心归于平静,很多读物小说也是在那个时候,厂房外面那棵芒果树下完整读完的。 一晃12年过去,如今生活也算有棱有角,却再也找不回那份恬静与美好,和属于自己的风景。
回到现实里,也活在焦虑、emo、内耗中,于是决定加入读书会,涉足一个并不擅长的领域,这应该是做过的比较勇敢的决定吧,不是来治病,而是来摄取营养。这里是另外一片风景,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不同年龄段的阅读爱好者,而我不仅不是资深读者,还是个矫情读者,希望能和大家在阅读中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也希望能通过阅读,寻回那份对生活、对美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