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两本书,都提到了悲观主义。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书中讲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他认为“欲望本质上是痛苦之源”。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还是会痛苦。叔本华还引用了一句谚语:“更好是好的敌人。”
这种情形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即使抛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每个人都逃不开在满足欲望和克制欲望两者间的摇摆和挣扎。欲望是否真的有好坏之分?跳出你所有的知识体系,摆脱所有广为接受的道德标准,是否真的有答案?
我同时拥有想吃的欲望和想瘦的欲望,想独处不语的欲望和接受关心的欲望,功成名就的欲望和享受生活的欲望,有些欲望可以协调,有些注定对立。选择满足还是克制,到底是靠理性还是本能?理性和本能来自哪里?到底是对立的还是统一的呢?
另一本书是《从0到1》,彼得·蒂尔将人们对未来的态度分成四种:
不明确的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未来是阴郁的,但是他束手无策。
明确的悲观主义者,相信未来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明确的乐观主义者,相信如果计划缜密,工作努力,未来会比现在更好。
不明确的乐观主义,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但是并不去制定具体计划。
我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但是不可否认我倾向于是悲观主义者的。因为对世界没有那么多期望,所以面对丑恶和肮脏时总是带着不合时宜、不近情理的冷静。但是我往往又觉得,这只是我怯懦的表现,不敢愤怒,不敢抵抗,所以选择不听不看的方式来逃避。我不喜欢看悲剧的、揭露阴暗的电影,因为太相信它们是真的。
同时我又是部分的乐观主义者。我愿意相信,或者说希望世界会变好,生活会变好,哪怕它现在还不好,哪怕它可能不是直线的,但是早晚会来的。
我的乐观主义还体现在,哪怕未来是不好的,我也可以接受。
世界就像一粒尘埃,一切都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世界的全部,一片枯叶也是弥足珍贵的。
一个悲观主义者,到底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Clara 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