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使人愉悦,读书给人力量,读书让人展现出异乎寻常的气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事先你并不知道书中会有什么,人物,事件,场景,情节发展,都一无所知,你可能会费尽心思猜测,愿意和作者达成心灵上的一致,尽量跟着作者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导引,踏着作者的节拍,一个字一个字,一段话一段话的阅读下去,完全沉浸其中,看不到太阳落山,记不得该吃午饭还是晚餐。
你可能会感觉到脖子的不舒服,还可能突然发现眼睛出了问题,书页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像起了雾,手臂也隐隐发麻,食指僵硬,翻书的动作笨拙迟缓。要不是有人在背后叫你,你还会继续读下去,一如既往地迷失在书中的世界里,你愿意一直生活在书中。
其实,无论厚重的书,还是菲薄的书,看起来都是同样的材料制作,所不同的只是文字的排列顺序和方式,仿佛几千个数字的随意组合,其结果是无穷无尽。所以我们遇到的每部书不可能完全一样,也不可能高度相似,如果有充足的精力、充足的时间,自然可一直读下去,而事实上,再强烈的意愿也需要配合客观规律,我们只能读非常有限的书。
大致计算了一下,倘若每周读一本书,那么一年顶多可以读50本,在我后半生的漫长岁月里,阅读2000本书都会力不从心。而我的藏书,早已超出了2000本,并且每年仍有购置新书的计划,畅销的,经典的,好评的,名家推荐的,只要反响比较好,都渴望能买回来读。
在有限的一生里,显然不可能完成所有书籍的阅读。阅读收藏的旧书,新买的便要搁置在一旁,等待蒙尘,阅读新买的书,收藏的那些便会多了几本此生永远不可能读到的书。
很纠结很矛盾,不是吗?
当然,倘若遇到超级喜欢的书目,就不是阅读一遍那么简单了,会反复阅读,会铭记在心,会摘抄、标注、划线,会写书评、读后感。对于超喜欢的书籍,我会任性地把时间都倾注在其中,直到书的精髓融入到骨子里,才肯罢休,这是喜爱的代价。
糟糕的心情对阅读的影响显而易见,你自身的气场与书所营造的氛围相抵触,无法相得益彰的契合,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书中的文字标点虽入眼却未入脑,最终不知所云。心思不在,貌似很努力也是白费。阅读需要恬静舒适的气氛和同样波澜不惊的心境。
以前读纸质书,喜欢那股由内到外的墨香味儿,清新热烈,沁入心脾,喜欢柔软的指腹抚过方块字时的凹凸感,喜欢哗哗哗的翻书声,喜欢封皮上的精美设计,喜欢扉页中的大量留白。如今阅读电子书,少了纸质书的质感和味道,却也增添了诸多的便利。失去和获得,同样的比重,同样的难以割舍,同样坚守着对文字的执着。
阅读是停不下来的节奏,是循环播放模式,是文字的魔力组合而成的闭环。在闭环围就的一方天地中,读书人便是王者,是主宰一切的造物主,燃烧自我生命的力量,在另外一个领域重生。
热爱读书本身便是你的气场,是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做一个虔诚的读书人,在书中的世界徜徉,和书中的人物谈恋爱、交朋友,透过书的气质,影响到你的内心,由内而外的通透。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不仅仅是增长必要的知识,不仅仅是掌握求生的技巧,不仅仅是多了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为主要的是在书中汲取生活的灵感,吸收令自身强大的营养,充实灵魂,提升气场。
气场的大小不在于读书的多少,领悟书的内容比书本身更重要。领悟一分,气场便多增一分,甚至读懂一本书即可完成一个人气质的塑造,令其不同凡响,令其鹤立鸡群。
一千本书便是一千种人生,感悟、心得、思想、思考,每一本书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白纸黑字所代表的是人生的挫折,岁月的沧桑,字里行间隐藏的是一个个高贵不羁的灵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与书相伴,必然受书的影响,在一千种人生里浸淫、体验、总结,最终孕育出晶莹剔透的温润精华,散发出淡淡的温暖的光环,拂照着你的周身,那是属于你自己的气质、内涵,是你独一无二的气场。
多读书吧!读懂,也就是读懂人生,也就是拢住了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