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时间看完了周濂教授的书《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里面由众多文章汇编而成,涉及时政评论、书评影评等等,用周濂教授的话来说则是“隐晦地刻画了过去十年来我在思想与情感上的点滴变化”,而梁文道先生对此书评价为“每一个大学生都该在这里学一学什么叫做观察社会现象,什么叫做分析问题”。
作为一个大二学生,看完后当真觉得极其受益,不过此文并不于此多作赞美之词,而是对周教授提及的一部影片《十二怒汉》稍作评论与感想,是读了书中名为《通过对话能够走向真理共识吗》的影评后觉得极有意思,加上之前并没看过但早有耳闻中国翻拍的《十二公民》,于是特地上网翻来看这部1957年出版的黑白影片。
影片讲述一个在贫民窟中长大的男孩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均以呈堂铁证如山,而担任此案陪审团的12个人要于案件结案前在陪审团休息室里讨论案情,而讨论结果必须要全体一致通过才能正式结案的故事。这12个人各自职业与生活经历都不相同,而除了主人公亨利·方达以外,其余人在一开始都对此案几乎毫无概念甚至可以说是对一条生命不屑一顾,所以都投了“有罪”一票,投票表决为11:1。
往后的过程则是亨利不断提出自己的质疑,甚至带动了其他人也开始认真对待此案以及逐步提出自己真正的看法与怀疑。这一论辩过程无疑是精彩的,而亨利提出的各种怀疑以及对坚持“有罪”一方的辩驳于观众而言更无疑是大快人心的。
在影片里两小时的论辩过程中,我极感兴趣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亨利在开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说几乎是“孤军奋战”的,在旁人反反复复的嘲弄与质疑下依然坚持“无罪”的勇气从何而来?
他在一开始其实也可以说是对案件毫无头绪,但他觉得不应该草菅人命而是要好好坐下来谈谈,这种精神值得致敬尤其是在开始其余11人都散漫以对的情况下,而庆幸的是后来大多数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么看来,他坚持己见的原因可以说是因为良知,不过后来加上他的口才了得,越来越多人无言反驳。可假如我们设想一下那么一种情况,其余11人无论亨利如何辩驳都无动于衷或者亨利的口才不佳导致大家都不想听他说话,那么这场辩论的结果还会不会由于亨利的良知而改变?亨利在所有人一次又一次持续的反对下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亨利在影片中无疑是那个一直没有从众的人,但关键是中途不断有人转变立场支持他,而阿希实验里从头到尾对于真正的被试者都是孤军战斗,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不能否认影片更符合现实情况,但在此看来却暴露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的良知在遭受不断的打击后是否还能坚持?
我们坚持的民主是哪种民主?
万一是“多数通过”的民主,良知与民主两者到底要如何平衡?
其二,影片里亨利反复强调的一点很值得注意,他说自己并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当然也不可能有人完全清楚(除了案件里被杀的父亲和嫌疑人),但他们做出有合理性的怀疑就够了。作为一个门外汉,对于欧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差异我并不了解,我也不知道这样的推理论证是否真的可以做出“无罪”这种判决。可是正如周教授所言,所有人的立场转变都“不是理性辩论的功劳,恰恰相反,多数人是因为彼此之间的身份、地位、心理冲突而转变的立场”,到底所有的质疑是否应该被作为有意义的质疑是没有人进行过深入探讨的,更别说基于情感认同上的立场转变了。
11号陪审员是一个钟表匠,他有两次变现无疑让人如打鸡血一般兴奋。其中一次是提醒众人畅所欲言的民主形式正是他们国家强盛的原因,另一次则是在7号陪审员无所谓地转变立场从认为有罪到认为无罪时被其激怒,正义凛然的质问对方是不是在拿生命当儿戏,若认为有罪就要坚持下去,若认为无罪就必须真的是打心底里认同。
而后者的那次质问其实无疑也是对观众的一次拷问,到底你们选择坚持主人公“无罪”的立场是因为亨利的个人魅力还是你们真正思考过一条生命的意义?
其次,这里所指的“认同”到底是哪种形式上的认同?基于情感上的认同能不能算是支持的理由?这种一次次公开投票表决中形成的集体认同会不会让人没有回旋的余地?12号那颗墙头草的反复无疑让人反感,可是人们既然不知道真相如何,真理既然是循环往上追求才能得到的,那“墙头草”的行为是否被允许?集体认同给人的压力又该如何处理?
周教授文中明确表达了“共识并不指向真理”这一观点,理性论辩这种情况其实在现实情境下也不多,而且人们很容易就被煽风点火进而罔顾法律条文,不管那些“程序正义”等的原则只知道“心中的正义”,这些在当下经常出现的网络舆论逼迫法庭审判等事件中并不少见。而且理性论辩对于许多人而言是困难的,不光是因为一些人不愿意好好说话,更是因为许多人太想说话,而不愿意说理。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共识,其价值和意义无疑是要大打折扣的。
观众往往欢喜于影片中最后形成的共识——无罪,但是先不说这12个几乎没有基础法律认知的人形成的陪审法庭到底能不能判定一个人的罪行,更重要的是——
我们想要的共识到底指向何方?是共识?还是真理?
其实影片从头到尾都强调了,而且亨利最后对始终坚持“有罪”的3号陪审员,一个愤怒的中年男人,说的那些话中也已经表明了,这场论辩最终只是求一个结论,一个没有人反对的判决,而不是真相或者真理,因为他说——“You are alone.”
众人开始时对亨利也是这么说的。
于我们而言,或许上面所有的问题都没有答案,但有一种态度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我不必效忠于任何一方,我只是提出了我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