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上幼儿园的儿子开散学典礼的日子,儿子一大早就起床了,穿上那套他最喜欢的呢子制服,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爸爸,快点走啦!”我故意逗他,“嘟嘟,今天都不用上课,晚点去也没关系啊!”
“不行,我们阮老师说过,一定要准时到学校。我们有好多节目要表演呢!”在他的心目中,老师的话代表着最高的权威。他机灵地眨着眼睛:“你还说过今天早上带我去吃肠粉,再不走就来不及啦!”
小家伙吃了一学期的学校早餐,早就迫不及待地要换口味了,广东肠粉是他的大爱。
吃完早点,我们来到学校。在上楼梯的时候,碰到一名男家长抱着一个哭闹的孩子往外走,那孩子似乎不想离开,挣扎着要留下来,被他爸爸强行抱住,哭的声音越来越大。很快,他们就往校门口走去了,远远地还能听到孩子爸爸训斥的声音。
我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觉得那个家长的处理方式颇为不妥。在小孩的心目中,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既有得玩--会表演很多的节目,还有得拿--领取人手一份的奖状礼品,所以早就满心期待着。像这样从活动现场被家长带离,孩子的内心不知有多失望。也许真的事出有因导致不能参加,这时大人更应该跟孩子好好沟通。
按照《父母效能训练》一书所写,这位家长采用的是第一法,即“家长赢”的方法来解决冲突,他借助家长的权威强行让孩子屈服,这样看起来家长的目的是达到了,但给孩子带来的失望和挫折感却会长期留在孩子心里。如果他采用第三种方法,即本书所说的“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就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具体做法是,把不能参加的真实原因告诉孩子,跟孩子一起探索解决的方案,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沟通,孩子一定会理解大人的困难,也一定能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即使后来孩子不能参加这次典礼,他的内心也不会有失望,而是充满理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