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尘宴
在我读大学之前,父母就和我约定好,让我去外地读大学没问题,但毕业后必须回到家乡工作。我顺从地点了点头。
大学毕业后,我老实地遵守约定,乖乖地回到家乡工作,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所公办学校当代课老师。代课老师的身份特别尴尬,像古代皇宫里的宫女,再怎么得宠也没名没分。不在编制内却做着比编制内老师还繁重的工作,做得再多功劳也是别人的。没办法,谁叫你是代课的呢?没名没分谁给你记功劳呢?
我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经常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的走着,走得累了,就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不管路过的人会怎么说。
那时的我很不甘心,认为自己的现状之所以这么尴尬,不上不下,全是因为父母当初要求我回到家乡来工作。
嘴上说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内心还是忍不住对他们有怨怼。总觉得要不是他们当初拦着我,我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去闯,有更美妙的生活可以让我享受,有更足够的自由可以让我挥霍。
我现在发展得不好,工资不稳定,待遇不理想,出路看不到,前途很渺茫。父母至少要承担一半以上的责任。
三年后,我离开了那所公办学校,换了工作,到教育培训机构里当作文教师。那些不甘心的苦闷并没有被时间消化掉,像心海中的一股暗涌,每当负能量来袭的时候,就掀起惊涛骇浪,一并将我吞没。
直到今年三月,我在深圳参加了一个人本教练技术的培训课程。
活动的开始,教练让我们在现场找一个陌生人做自己的搭档,然后坦诚地说出有生以来 自己觉得最身不由己的痛苦决定,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毕业后回家工作这个决定。
当我说出来之后,竟有种想哭的冲动,似乎一直在等着人来问我,好让我一吐为快。
紧接着,教练问我:“当时你为什么要回家乡工作?”
“没办法啊,我已经答应父母了。”
“当时你觉得自己根本没得选择是吗?”
“是。”
“那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会怎么样?”
“父母肯定会大发雷霆~”
“然后呢?”
“会跟我翻脸……”
“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和父母关系僵化,甚至决裂……”
“那你为了避免和父母关系决裂,就决定回到家乡来工作,是吗?”
“是的。”
“那你发现了没有?其实你是有两个选择的,一个是和父母决裂,一个是回到家乡工作,你选择了后者,对吗?”
“对!”
“既然你做出的选择,那么这后果是否得自己承担呢?”
“是!”
“你得为自己负责。”
一声闷响,我从混沌的梦中惊醒,教练的话像是一记重锤砸在了我心上,比“虚度年华闲浪酒”让我感到可怕,比“春来秋去老将至”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原来每一个看似身不由己的决定,其实都是我们内心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选择。可往往很多人都看不到这一点,愚昧地认为自己是无奈的、被迫的,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躲在角落里自哀自怜,把怨怼留给自己,将责任推给他人。
那晚,回到房间里,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为自己负责”这句话不断地在脑海中回响着,突然意识到过去的自己很可悲又可恨。明明就是自己做出选择,却没有勇气来承担这后果,还大言不惭地说父母要对这结果承担一半以上的责任。
我仔细地观察了很久,发现周围真的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随便说一个,为了避免和男友异地恋爱,就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结果工作不如意就怪男方当时不愿意为自己迁就。可是,在你做出决定的当下,你就应该预想到可能会出现这样坏的情况,不管工作顺不顺利,你得为自己负责。
在选择面前,我们都是有主动权的。不把自己放在无可奈何的位置,你才会积极地去应对每一个选择之后所出现的状况百出。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发现自己做事情的态度和效率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选择跳槽,不是因为工资太少被逼得走投无路,而是我想让自己体验不同的岗位,学到更多的技能。
我选择恋爱,不是因为年龄到了被人催得不耐烦,而是我想让自己在享受被爱的同时也学会去爱人。
我选择减肥,不是因为体重爆表被电子秤的数字吓坏,而是我想让自己保持一个优雅的身型和体态。
我选择写作,不是因为工作不稳定被逼得没出路,而是我想坚持自己喜欢做的事以此变得更快乐。
时间过得飞快,2016年就这样结束了,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即将要面对什么,下一步大概可以怎么做,心甘情愿地担起自己的责任。心里的那股暗涌早已缓缓退去,剩下的是平静和笃定。
如果说,这一年里有哪一句话让我感到充满力量,那就是“为自己负责”。设想一下,假如连你自己都不愿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起责任,又有谁能来替你创造一个鸟语花香芬芳扑鼻的未来呢?
我希望自己成长得更美好、更优秀,所以我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负责。
祝愿你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