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熊孩子自带隔离功能
最近,网友们将“隔离头”送上热搜。泰国一位父亲,担心熊孩子不听指挥,隔离期间乱跑,便出了个损招,给亲儿子剪了防疫发型,被网友戏称为“隔离头”。孩子委屈的表情,让人哭笑不得。
熊孩子,哪怕没有隔离发型,似乎也自带“隔离”功能。
对于“熊孩子”这样的生物,世上从来不缺关于他们的传说。
女子二头取出一颗“子弹”系被“熊孩子”的玩具枪击中。
昆明10岁熊孩子自驾撞坏7车,差点气哭老爸!
深圳龙岗一小区内,熊孩子刮花54辆车。
熊孩子看动画,嫌窗外电钻声吵,用刀隔断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绳。
浙江6岁儿童在电梯里撒尿,导致故障,引发电梯高空坠落事件。
........
真可谓:没有最熊,只有更熊!
身边也经常有熊孩子出没。通过身边一个案例,粗略感受一下,熊孩子的日常。
一个朋友的女儿,6岁,不开口、不行动时,甜美可人。但“疯”起来,一般人真扛不住。朋友圈,达成默契,以此为典型性“熊孩子”。
首先,动手的时候多,不分场合,且不分对象。她在,就是她的主场。朋友们接触一次,就自觉践行:坐车时,男同志全程谨慎看守,吃饭时,女同志自行隔离。尤其是孕妇,要隔开至少两米以上。
其次,家长管不住,外人不好管。家长平时要么在工作,要么全国各地学习,好不容易带出来玩,一方面怕起冲突失了面子,一方面遵从释放天性的原则,总之宁愿请朋友多担待,也不当面制止。
外人看家长态势,一般不管,忍忍过去了,实在忍不了,想侧面敲敲边鼓,发现,鼓声震天,孩子说一句顶一句,伶牙俐齿,歪理邪说,应对自如。不行了,就动手,扯衣服,挠头发,蒙眼睛。外人只得学乖,远远看着就好。
安静的时候,除了睡着,就一定在玩手机。手机比父母管用,让她吃饭,先让她玩手机。父母无奈,经常用这一招,倒省了管事的烦恼。
果然是,听话的孩子千篇一律,熊孩子“熊样”各异。
但无论行为表现如何,熊孩子心理画像大致如此:缺乏边界感,侵犯他人;缺少规则意识,行为失当;未习性教养缺失,难以沟通。
02 熊孩子都不好吗?
“熊”有生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类似盖房子,大脑在生理上快速发展,先打好了地基和框架。而在孩子很“熊”的那些年,TA其实是忙着往房子里装各种好玩的东西,比如:积木、游戏、音乐、运动、宠物、工具、书等等。如果没有人关注,并合理引导,那这些东西就变成“熊”的来源,乱糟糟,散落一地。这种混乱,也会反应在行为和思维上。
“熊”增加孩子探索的可能性。
直立行走使我们拓宽了探索的空间,“熊”最开始是受好奇心的驱使。但好奇心负责“出发”,过程和结果需要引导和启发。
探索受阻,孩子可能折返,也可能选择破坏性活动。可见,可能性与必然性之间,永远隔着家长。
“熊”是独立思考的起点。
听话的孩子通常缺乏独立思维,而“熊”孩子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家长容易误解为天性教养的原因。但有想法,不代表没有对错。从“熊”到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中间需要时常照照“思维镜子”。这镜子可以是父母,可以是书本,也可以是孩子信任的其他人。
所以,不是“熊”不好,归根结底,是家长的爱、陪伴和沟通要么缺位,要么不当。使“熊”滑向了不可控的一端。
03 说什么话,养什么儿
说话,往往暗藏玄机,当我们深挖其背景意义时,往往能为我们提供“熊孩子”养成的线索。
随着各省陆陆续续公布复学的时间,家长们纷纷感慨:“疫情解除,终于可以放神兽们归山了!”神兽仍在,只是减少了在家里出没的时间,置换了承受者,教养的责任暂时地推给了学校。这一波集体“懒”操作,细思,学校极恐。
“你太讨厌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儿子\女儿?”表面意义是,孩子的表现很不好,让我极不喜欢,甚至觉得孩子与自己的个性相差太远。背景意义是:你不行,我还是行的。你不行的责任在你自己,不在我。嗯,机灵的父母,确实撇的很干净。
国人素来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旧时孩子“嫌”多,大家庭里出来的人,很多都有过“被送人”的危机或体验,只要不“寄人篱下”,挨父母几顿胖揍算不了什么,心里还是感恩的。现在,没有了“多子”背景。家长们的教育却懒得更新。既然奏效,为何不用?等他能反抗时,都小大人,估计也该懂事了。还未来得及懂事,无数的校园暴力就在“棍棒”底下诞生。
“自己的事自己干!”自从有了“独立教育”保驾护航,父母们理直气壮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但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背景意义:孩子能力所及的地方,父母放手;孩子的探索性发展,父母既要帮助划分“最近发展区”,也要发挥脚手架的作用。
再想想,自己对付熊孩子都有哪些口头禅,说实话,在教养的路上,管住嘴真的很重要。
04 告别熊孩子,三件事不能懒
面对家里的熊孩子,父母们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藏在家里,少带出去见人,免得在熟人面前丢脸;二是我行我素,盲目豁达,美其名曰“遵从天性的自然教养法”;三是过度管教,打骂跪站,“听话”为止。
没有无缘无故的熊孩子,熊孩子的诞生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要告别熊孩子,家长在三件事上千万不能偷懒。
孩子需要关注时,放下手机。
手机是一个代表性物件,不限于手机,如果你时常因为工作忽视孩子的需求,这时,你可以将“手机”置换成“工作”。
孩子看你时,你看手机。孩子很好奇,手机是不是比TA还好玩,还重要。为了手机,你会不理人,还会冲TA大吼。孩子自然要探索一下,手机到底有多好玩。
等你看孩子时,孩子看手机。孩子也觉得手机比父母好玩。
更何况,“熊”是抢夺注意力的一种方式。我“熊”时,你们终于放下手机,关注我了。我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一句话:教养孩子会占用你的认知资源,当你过多的将资源倾斜给手机时,你忽视孩子的需求是必然的。
小事着手,培养界限感、规则感和责任感。
俞敏洪分享过一个成长故事。无论学习多忙,他的母亲定的一条规矩,决不允许打破。那就是每天早起,并且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这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俞敏洪认为,这个习惯使他终生受益。他在从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一些不可以破坏的规矩,坚守初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母亲的行为划了一条明晰的线。母亲可以很慈祥,也可以无私付出,但“叠好”被子是这个家需要你尽的一份责任,虽然它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积极心理学践行者赵昱琨,为解决女儿拖延的问题,设定了大王时间。规则很简单:指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就可以在睡觉前拥有大王时间。所谓大王时间,顾名思义,女儿为王,可以家长式权威指挥爸妈作为。找到纯粹的时间,和纯粹的陪伴者。
这符合积极心理学的倡导。化劣势为优势,不刻意突出“拖延的习惯”,而是用“大王时间”来吸引。一方面,父母陪玩,给孩子的“熊性”以合适的出口,大王时间就是“熊性”时间;另一方面,强化好的行为,教会孩子,用正确的行为赢取关注,充分感受规则的好处。
美国一位妈妈,亲自将儿子扭送到警察局,因为儿子损坏了一辆随处可见的共享自行车。这位妈妈的理由很简单: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趁他很负的起责,就要好好管教。
这样的教养故事很多,但殊途同归,都在提示我们:“三感”(界限感、规则感和责任感)是教养“熊孩子”的必备处方。
设定最近发展区,适时充当脚手架。
无论是孩子在“熊”的路上,需要纠偏;或是已经成了“熊孩子”,需要掉头。“最近发展区”理论都是可行的方法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
应用在熊孩子教养上,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熊孩子不是一日养成的,所以在纠正的路上,要分化目标,将下一个目标定在孩子稍加努力就能够得着的地方。同时,父母要适时提供鼓励和帮助。
写在最后:
家有熊孩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熊”而不自知,“熊”而不作为。由于“熊”的特性,自然隔离了众多人缘、机会、财富,甚至是平安和幸福。
可见,隔离发型不可怕,熊孩子走不出人生的“隔离期”才真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