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的时候用一分钟决定了来这家公司,现在每天用一小时决定晚饭吃什么。”我的土著同事说。
我背对着土著翻了个白眼。
毕业的时候真的太迷茫了,想不清楚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种迷茫让我有时候觉得那种“一眼望到头”的一辈子似乎也不错。
“读博吧,在学校再混几年。”我的导师微笑着对我说。
我看看自己茂密的秀发,雄心勃勃的答应了。
毕设做完的时候是冬天,秋招已经结束很久了,我一封简历都没有投。某天刷微信,看到某知名企业的招聘,当时出于被文案的吸引,留下了院校、姓名和电话,算是我投的第一封简历吧。不久有两个,两个!HR小姐姐(微笑)打电话给我还加了微信。(我司HR部门颜值业界一流)
后来背着导师参加了我的处女面,HR当时给出的年薪听上去很美,地点在上海总部。你不会明白上海对土鳖的吸引力有多大,当时的心理过程:卧槽去上海啊,第一年年薪也不少了吧,还读个屁博啊,准备下怎么和导师说吧。
于是我坐上了南下的高铁讨生活。
但那个听上去很美的年薪并没有兑现,HR小姐姐的年薪算法包括了各种福利和公司经营很好时的年终奖,看着到手的月薪,我有一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唉,来都来了。”
好在,公司有员工食堂。
我现在还这么想,员工食堂不光给了一日三餐,还给了我们尊严。
我见过一到饭点就被白衬衫占领的商务区大街,那是六月的上海,小白领们在快餐店的外送口前面排队取餐,哪一个衬衫不是被汗水贴在背上。
而这时,我正昂首挺胸走向食堂,优雅的看看小黑板上今天是什么菜。
“今天还不错哦~有我爱吃的。”
从容不迫地打饭,盛汤,和同事说笑着吃完饭,还能拿个苹果或者香蕉啥的回办公区。
这才是我在电视里见过的上海啊!在洋气的Shanghai,在高楼耸立豪车如云的商务区,排队取外卖是什么鬼啊!
跪谢老板给了我员工食堂。
但我很快发现一条很不友好的规定:六点之后不加班的不能吃加班餐,其实就是晚餐,但只有加班的人才能吃。也就是说,想要吃免费的晚餐,就只能向加班屈服,当然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
于是我成了部门里最热爱工作的员工。
加班餐不用去食堂,食堂的大叔每天大概在五点半左右就会把加班餐送到办公区,所以我每天的晚餐是在工位上吃的。五点半之后,同事们会陆续打卡走人,大家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会说一句:“我看看今天加班餐是什么......”我咽下嘴里的饭:“老样子嘛没啥花样,好烦啊今天又要加班。”
虽然工作上交集并不多,但我想同事们应该也知道我的工作量有多少,大概明白我的窘境吧:一个刚毕业的应届生,每个月到手工资被房东拿走一半,要买漂亮的衣服,还要能够和同事讨论最新的电影,能怎么办呢?这种菜品三天一循环,日复一日的加班餐不就是给我准备的吗?我如果工资翻一倍我想我也不会吃吧。
偏有“直”同事路过我身边时说:“你又在吃加班餐啊?看起来不是很好吃啊......”
来来来你想听我什么样的回答?再说死给你看。
但我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饭友,法务部的应届生,他和我一样每天都会去领加班餐,然后互相笑一笑。有一天他说:“一起去休息区吃吧,下班的时候没有人在那边。”我欣然同往。
于是加班餐变得不再那么难吃,那么尴尬,甚至成了我工作一天里最开心的时间,我们会一起吐槽今天的饭菜,也会评论老板的品味。吃完加班餐,一样优雅地擦擦嘴巴,用保温杯泡一杯枸杞水。回到办公区,同事差不多都走了,我慢悠悠地喝完这杯水,时间磨蹭到差不多的时候,打卡走人。
就这样,在上海我一个月能省下二十几顿晚饭,算起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说真的,如果我每天自己解决晚饭,我大概是养不活自己了。
那天我们在休闲区吃着加班餐,土著女孩突然看到我们就走过来打招呼。
“每天最困难的思考题就是晚餐吃什么了。”
去你妈的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毕业的时候用一分钟决定了来这家公司,现在每天用一小时决定晚饭吃什么。”
你不会说话可以闭嘴啊。
我承认我真的嫉妒我的土著同事,她拿着和我一样的薪水但不必支付房租,可以买化妆品,买包,买衣服。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反感,而我内心深处真的从头到脚的羡慕她。我做不到每天选择吃什么晚饭,想要平时保持我的那份“看起来不那么贫穷”的自尊,只能在加班餐上省省钱了。
有的时候会后悔,恨自己怎么不去读博,但我打开窗户看着街上的车水马龙时,也会由衷地说一句:“上海真好,真洋气。”
我不知道自己能在上海坚持多久,但我想无论多久之后,我都会记得我第一家公司加班餐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