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在家跟6岁的女儿边吃水果边闲聊,她叽叽喳喳跟我讲她幼儿园的趣事,谈到班里的一个男生时,女儿一边低头剥着葡萄皮,一边不经意地跟我说:“他很聪明,就是没什么文化。”
听到这话,我眼珠子都瞪圆了!没!文!化!这是幼儿园小朋友之间的评语吗?这是哪学来的词呀?看着眼前这个镇定自若悠闲地吃着水果的小小姑娘,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突然想到,如果把这三十年的时间拿掉,或者让6岁的女儿坐时光机穿梭回到30年前,看到6岁时的我,小丫头会说什么呢?那我一定是小丫头口中那个最没文化的了。
我虽然6岁入学了,但着实是个笨丫头。据我妈说,一年级学写数字,1是学得很快的,2就不会了。拿着铅笔在方格本上画2字,死活不会拐弯。即使学会拐弯了,也是反着写的,写成“S”。
后来没办法,我妈握着我的手,从方格子的左上角开始起笔,一横画到右上角,再斜着画到左下角,最后一横收尾,画出一个“Z”,当写了个数字2。一个2字写完,累个半死。
就这样大概小半个月过去,我终于不要借助老妈的手,能自己画出一个从左拐到右,再从右拐到左,以一横收尾的2了!自从我学会写2字之后,全家人奔走相告,喜气洋洋,觉得这孩子还是挺聪明的,这么快就上道,只要半个月就学会写字了。老爸老妈没文化真好。
至于读书认字,更没法跟现在的小孩比了。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基本人人都认字,或多或少。有文化的年轻一代父母从小就培养阅读的习惯,各家各户都堆满了绘本、图画书、故事书、科普书,数不胜数。读书认字从娃娃抓起,抱着奶瓶就开始看绘本。
而我小时候,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就没见过几本书。家里藏书基本等于零,除了爸爸锁在楼上箱子里的一部本草纲目和几本中药学,基本没见过有字的纸片。偶尔在小孩中间会传一两本翻得书皮都掉了的小人书,那就是宝贝了。如果手头有颗糖或者其他好吃的,也能换来瞧上半天。
不单家里没书,学校也没书。小学建在村边的一个小山顶上,前后两排砖瓦房,每排房子前是空旷平整的黄泥地,就算是操场兼活动中心了。小学的老师只教教科书上的课文和数学,除此之外,连个故事都没得讲。
我记得一直到四年级,学校破天荒地来了一批书,除课本之外的课外书,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书!当老师把那一堆崭新的、闪耀着光芒的书放到讲台上时,我们都看呆了!
然后老师一人给我们分了一本,我分到的是一本格林童话。这大概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课外书,至今我都为里面的故事着迷:豌豆公主、拇指姑娘、小红帽.....
虽然对课外书着迷,但我能读到的书真的屈指可数。直到上初中后,开始偷爷爷的书看。爷爷不跟我们住,他在对面叔叔家,两家是连在一起的。
爷爷是家族里数一数二的读书人吧,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爷爷的柜子里藏了书,有一本是繁体的《东周列国传》,还有一本是繁体的《碧血剑》,如获至宝!后来发现,爷爷基本每个月都会去镇上的租书铺里租书看,而且全是武侠!就这样,见识了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
正是靠着偷几本爷爷的书,渡过了无聊的中学时代。一直到进了大学,第一次走进大学的图书馆,看到那一排排整整齐齐摆放着的书,才算真正长了见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把武侠、言情、各类小说看了个遍,小说看完开始看其他乱七八糟的书,直到毕业,还是选择离书最近的地方工作。
至今无比羡慕那些从小浸润在书本里的世家子弟,内心终是凄惶,恍惚间,经常觉得自己仍然是那个黄泥地里没文化的乡下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