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读法”轻松减少计算错误
(2011-09-14 08:29:14我的博客文章)
大量、快速、准确计算,是中国数学教学的一大要求。当孩子对于简单的计算完全有能力胜任时,我们却发现,计算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大量练习虽然可减少错误,但性价比太低,而且还会让孩子对数学丧失兴趣或者产生逆反心理。
且不讨论计算机盛行年代,用牺牲无数鲜活生命细胞来换取机械的可替代的计算能力是否可取。就是家长孩子,为此付出的大量时间精力以及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也有必要另觅新径。
多年来,我这个专攻语文教学的,一直在数学计算上寻寻觅觅,但始终没见到比较心仪的。
那天,速读速记高级班学员五年级女生慧儿来电询问:计算老出错怎办。脑海中灵光一现,突然冒出“音读”二字。马上建议她用音读法尝试解决计算问题,结果反馈很好。虽不能完全杜绝计算错误,但准确率有了很大提高。
“音读”,是我们在速读速记教学中的专业术语。是指内心的发音,而非外显的能听到的语言。有意思的是,速读速记训练中,是花大力气去消除音读,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但计算中却相反,在手写答案的同时,内心准确地读出每一个要写的数字(音读),边读边写(不是嘴巴读,而是心里读),以提高计算准确率。
道理其实也简单。年龄越小的孩子,注意力越不稳定,注意力分配能力也弱。做题时,比较难的计算过程容易刺激大脑集中注意力,但到了简单的以手为主要动作的写答案阶段,就容易松懈了,有时还将注意力分配到了下一道题目的阅读中。虽然这几个阶段,肉眼看来难以区分,但对于飞速运作的大脑,阶段性的分隔还是很明显的。
从思维角度来讲,计算过程要比写答案难;但对于肢体而言,写答案却要比计算过程复杂得多。计算时,动脑不动手,是单一身体部位的运作;而写答案时却是动脑又动手,是身体多部门的合作过程。这时,如果注意力松懈,对于中枢神经发育还不完善的孩子,就很容易出现各感管配合不到位现象,从而造成瞬间注意力松懈所引起的计算错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速读速记中得来的“音读”概念,居然可提高计算准确率,这也算是偶尔拾得吧。但若无之前积累中的“多多益善”,也就没有如今的“偶尔”。看来,杂学家在当今社会还是蛮有用武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