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完产假重返工作岗位后,我发现自己有点不正常。整个人变得很不自信,缺乏主见和判断力;神经敏感,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让我紧绷起来;特别容易脸红,跟人说话聊着聊着就红了,然后开始开始语无伦次。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很久以后才意识到,那时的我可能有点产后抑郁。也许还没到抑郁症的地步,但是那种低价值感的感受撼动着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工作。
我的脸红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后来甚至想逃避一切跟人沟通的场合。那段时间很怀念过去,朋友们称我为楠哥,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有啥不爽随便怼。多喜欢那时的自己啊,怎么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可逃避不是办法,因为我还要好好挣钱养孩子啊。一直这么怂下去,最后可能连工作也丢了。
于是在网上找心理科医生咨询,医生说我这是社交恐惧症,建议我去医院治疗,二十到四十次治疗,一次一个小时,费用是300到1000元一次。这对于需要上班、带娃的我来说,不太现实。内心深处也觉得,还不至于到那个地步,我还是先想办法自救吧。
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自信力的文章,买了很多提升自信的书籍,然后努力把书中学到的方法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大概3个多月时间过去了,在一次会议上,我突然发现,诶,最近好像没有脸红了呢,当众讲话也不害怕了。回头想想,这个过程也挺漫长的,很长时间我都像在黑暗中穿梭,但一切成长不都是需要时间的吗?总结一下,在这个过程里我主要做了四件事:
1、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不自信。
真正的自信不是认为自己有多么厉害,而是能接受自己不那么厉害。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一切改变的开始。一开始,承认自己不自信真的蛮难的。但是仔细想想,不自信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人家真的不会在意你怎么样。勇敢承认这一点,不跟自己较劲,紧绷的内心也开始松弛下来,不再急于保护自己,对他人的敌意也少了很多,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矫正不合理认知。
学习阿龙贝克的认知疗法时,我发现,他提到的认知偏差我几乎都有过,比如:
1) 武断推论:之前公司准备裁员,我听了消息后很忐忑,觉得自己肯定会被裁掉,虽然当时还在哺乳期。
2) 选择性断章取义:同事夸我的话我一句都不信,可如果评价了一个中性的词,或者是指出我的一些问题,我就会觉得对方肯定对我很不满意。
3) 夸大:当我在会议上发表观点时脸红了,心里就开始想,完蛋了,我又出丑了,所有人都会嘲笑我,我简直太没用了。
4) 缩小:我负责的项目在年终评审时拿了奖,但是我却觉得受之有愧,认为是其他同事的功劳,我并没有做出什么实质性的贡献。
5) 个人化:因为还在哺乳期,领导把出差的任务安排给了其他同事,我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领导是认为我不行,所以才不让我出差。
好在那时我粗浅地学过一些理性情绪疗法,我知道自己有的想法可能是不合理的。当这些想法浮上心头时,我会让自己平静下,去体验、去觉察,不急于行动,然后反问自己,比如:
当我觉得脸红很丢人,其他同事都看不起我时,我会问自己,那谁谁谁有时候讲话也会紧张脸红,你会看不起他吗?并没有,我反而觉得他还挺可爱的呢。
做为项目唯一的产品运营负责人,推动了产品从0到1的上线,以及多个版本的升级迭代,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在其中一点贡献都没有呢?我其实真的贡献了不少好吗,我比其他任何人都了解这个产品数据、用户以及医生资源。
……
这个过程挺辛苦的,内心有两个声音来回较劲。但是这样做确实很有用,这个方法让我意识到我的想法不一定是事实,我可以基于事实重新思考问题,矫正原来的不合理信念,并且不让认知偏差影响我接下来的行动,比如不合理的逃避、反击等等。
3、不断给自己正向反馈。
我一直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但那些自我剖析的日记,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困在微不足道的纠结中,变得越来越沉重。于是我改变了写日记的方法,开始写成功日记,每天只写5件事,简单描述这一天很成功或者很快乐的事。
比如克服懒惰出门跑了两公里,为女儿做了一份芝士土豆泥,抽空看了30页书等等。是不是看上去很不值一提?可是,如果你每天都给自己罗列至少5个这样的证据,告诉自己,看吧,我确实挺厉害/挺快乐的,大脑也不得不慢慢接受这个事实。
每天只需花费10分钟时间,回想这一天自认为做得还不错以及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当你写完日记后,这一天也会以温暖自信的状态结束。我认为这是付出最小,但是回报最高的方法。养成习惯后,不仅能找回自信,还能提升对生活的满意度,更懂得感恩。
4、努力做成一件又一件事,信心就这样积累起来了。
除了以上的技巧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走出去,去真实的世界里获取自信。我是做互联网医疗的,刚回来工作时,业务和岗位调整很大,对新业务很不熟,那就晚上回家加班看医生和患者的交流内容;表达能力不够好,担心自己当众讲话会紧张,那就提前写好要说的内容;对数据不敏感,那就一边谨慎处理数据,一边学习数据分析。
虽然焦虑、自我怀疑这些感觉一直在干扰我,让我痛苦,但人生就是这样,不能因为痛苦就不前进了。各个击破,做好一件又一件小事,慢慢熟练后,自然而然就有了底气。现在的自己仍然有很多问题,不够美、不够瘦、能力不够强等等,但真的没什么大不了了。而且我也知道,这些自我怀疑的念头也不一定是真的,那不过我内心对自己过于苛刻的指责,它们时不时会冒出来。
我对行为治疗学派的理解:
可能是因为华生偏激的环境决定论、对小阿尔伯特违反伦理的实验、以及伤害了无数婴儿的“哭声免疫法”,让我对行为主义本能地比较排斥。在学了这一期课程后发现,行为疗法学派不等于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这个学派有多种行为主义疗法,包括: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疗法。
而行为疗法也有它独特的优势。虽然不同的疗法使用的技术不太一样,但核心都在于,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的原则、清晰陈述概念和方法,并在实证基础上对概念和方法进行持续改进,治疗和评估相辅相成,同时进行。
行为疗法的过程是高度结构化的。在治疗开始时变界定清晰的治疗目标,帮助来访者奖不明确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计划。在治疗过程中,每一步的结果都可以量化,制定的策略也显得有理有据,治疗师也更容易识别有效的治疗方式。这一方法值得其他学派进行借鉴。
行为疗法拥有许多成熟的治疗技术,让咨询师可以从众多技术中进行选择,来访者也更容易习得这些操作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 比如,如果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让家人做出更多我们期待的行为——干家务、运动、甚至多微笑等等;掌握了艾利斯情绪疗法,就可以在生活中检视并调整不合理信念,继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这些方法很容易掌握,也可以在生活中高频应用。
最近10年,行为主义疗法的第三次浪潮,使得原有的行为主义的到进一步扩展,加入了正念、接纳、价值观冥想、投入到当下等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DBT、MBSR、ACT等疗法,让行为主义变得柔和、有深度。但是我认为行为主义整体上仍然比较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忽视了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认知偏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来访者会产生这样的认知。只是在症状层面下功夫,虽然短期内容易见效,但也比较易复发。
我前面提到的产后抑郁的问题,虽然我通过一系列自救的方式让自己在工作中能正常表现了,但是通过深挖我知道,因为我跟妈妈的关系有问题,我在童年时期接收了非常多的来自妈妈的打击、评价和情绪发泄,因此当我面临可能被评价的场景时就会变得焦虑。如果只是止于改善症状,当我下次再面临相似情境时,我仍然可能会因为不能承受这种压力而变得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