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得到》万维钢老师关于“通才”的那篇文章和昨天看的富兰克林的自传,都让我感觉有的人确实太厉害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上天揽月,能下海捉鳖,能摇笔杆,能搞发明.......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网上看到一个小段子,
有一位路人问孔子的弟子:“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去问孔子。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学生迷惑不解。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三季人坚持自己的“真理",是因为他们没有见到证明他们错误的事实,因而,你生气就是对不起自己。
对任何人、任何事,当你要发脾气时,当你情绪很不稳定时,你就想那是“三季人",是“三季人"做的事,马上就会心平气和了。
这个小故事不就是“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详解吗?
很多时候,我们把他当做“对牛弹琴”的同义词。
我们总是站在那个隐藏的主语的角色上,带着优越感说出这句话,这个词,仿佛我们是通才,那个对面听不懂我们说什么的人是“牛”,是“夏虫”,我们除了一种不被理解的苦恼,其实何尝不是在轻视:“跟你说了也不懂!”
但真的是这样吗?
比如一个家庭妇女,不会什么办公软件,不懂什么论文答辩,但她烧得一手好菜,知道做什么菜什么火侯最好。当我们跟她谈工作上的事,学习上的事,的确,她根本理解不了。但当她说起做菜,是不是我们也感觉难懂难记、毫无趣味?
她是A方面的专家,他是B方面的专家,二个领域风牛马不相及。他们二个谈论起各自的专业是不是也觉得对方水平不高,好象在对牛谈琴?
因为时间、空间、环境、专业、天赋等各方面的限制,我们无法有超出我们身处的环境以外的见识,当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跟我们谈论相关话题时,我们显得很白痴。
这时候,我们就也变成了“夏虫”。
谁不是“夏虫”呢?
“通才”不是“夏虫”,但通才又有几个呢?
绝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学会某项技艺,养家糊口,浑浑噩噩一生。在很多别的方面不要说弄懂学精,可能一辈子听都没听说过。
离自己一步之遥的另一个角落,说不定就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但我们没时间、没精力、没兴趣去了解,从而也就丧失了增长某方面见识的机会。
看到这里好绝望,终其一生,人总是囿于自身见识的局限,做着一些在有专长的人看来很白痴的事情。
作为“夏虫”,我们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面对那个“隐藏的主语”,我们唯有向他看齐,虚心学习,让我们当“夏虫”的机会少一些,更少一些。
正象胡适说的: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