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教师,两个月的暑假生活怎能过的有意义,我觉得第一,好好和家人相处,找回属于我们的人间烟火;第二,在书籍中放松和长进,补回平日因琐碎忙碌带给自己内心的疲劳和苍白。这样想着计划着,看书不可忽略的排在了生活的第二位,所以每日计划好家庭成员的活动,做好家庭事务,尤其是一日三餐一定要做好,让一家人吃的满足吃的开心,然后才能读书学习。没有生活的热情哪有工作学习的热情?
今天从午后到晚饭后分两次,我读了本书的67-111面,读出的内容简单摘录如下:
一、从〈京剧艺术与语文教学〉章节读出了于永正老师热爱京剧,从博大精深的京剧中,他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己的文学艺术素养,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启迪了自己的智慧。他把自己从京剧中受到的启发和认识,迁移运用到语文教学当中,并且把自己的语文教学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幽默的语言,也演变成了一种艺术。由此可见,老师在有自己的爱好或特长的基础上,多加思考,融入实践,把它们与教学有机结合时,便会助推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甚至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从〈写字育人做人〉章节当中,看出了余老师对书写、书法内涵的认识,对自我练字的要求以及他在教学中通过写字育人的具体做法和收效(写字改变了不少学生的生活学习态度和性格)。让我们不由得对他说的那句话“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有了深深的认同。备课备写字,掌握一点相关的书写知识和技巧,课堂上有重点的教写字,通过板书展示自我书写魅力,同样可以从小节上实现引领人的目的。
三、从〈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看到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它也是一门艺术。言为心声,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品德、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外在反应,或者说物化。因此朗读显得尤为重要,它往往关乎儿童理解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在这一部分余老师告诉我们朗读的时候应该读出人物的轮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话外音、读出人物的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的年龄等。在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上,他又教给了我们两点方法:一提醒学生注意提示语和对话中的标点符号,从中体会人物的处境和思想感情,二启发学生给人物对话加提示语,通过加提示语,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当然,如何引导学生读出了这些内容,关键在于范读。老师的范读,一般不能在学生读文前,这样告诉的成分太多。当学生读的不尽如人意,处于“愤”“悱”的状态时才范读。通过老师的范读指导,启迪学生把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自然就理解了,教学方法往往也就随之有了。关于读书,自己一定要多读多练,或多听朗读录音,能读出思考读出内容,读出情感和声调的变化等才能去引领启发学生。和学生竞读轮读都是不错的方法。
四、从〈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这一章节中,余老师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写作训练不能游离于课文之外,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个写的训练是化抽象为形象化的过程及想象的过程,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有时候是续写,有时候是补写,有时候是仿写。最基本的是造句,几乎每课都安排,甚至于造段。他还说学语文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但这四者不是平起平坐的,以读写为主,把古人的“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很好地继承起来,并且说要注重“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得多了,连在一起,便会形成气候,形成语文能力。以后注意,每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一定要有写的训练,或句或段,可长可短,不要贪多,抓住单元课时目标,进行主点训练,一课一得,进而课课有得,得得相连,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五、从〈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这一章节中,我们看到余老师能够把生活中的任意情景都联系到自己的作文教学中,并运用自如,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所以他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文章。生活即教育,一点不假,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化生活点滴为写作教学契机,做实写作教学,垫高写作教育效果。
六、从〈老师要有素材意识〉这一章节当中余老师告诉我们语文老师要有素材意识,素材意识就是老师的作文课程意识,就是老师的一种作文课程观,老师要构建自己的作文课程。如何构建,如何为学生选择作文素材呢?于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给我们做了介绍:1.引领学生走进植物王国,从充满着神秘色彩的植物王国里,发现无穷的奥秘和乐趣,2,引领学生走进动物世界,神奇的动物王国也会给学生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3,引导学生关注漫画收集漫画,从漫画中找到写作素材,好多语文教材也都安排了看漫画写作文的素材。漫画作文不但有趣还很深刻,小朋友们还是比较喜欢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素材。4.歇后语——想象类作文的绝好素材。在这里于老师说的很具体,大家可以买一本《歇后语大全》,选择一个歇后语,找几个小朋友把这个歇后语的故事演一演,然后一起回忆回忆生活,交流交流感想,互相启发,最后作文。5.把生活搬进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写素描作文。比如说找几个力气大的男同学来掰手腕或者斗鸡,让学生观察以后写作文,他们就会写得非常有意思。6.把作文课搬到社会大自然中去。社会是个大舞台,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比如街道、社区、工厂、部队等,让学生感受到人情世态,感受到人情冷暖,进而获得人生体验,增加人生阅历,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7.话题作文可以先拿一个字,让学生组词足一黑板的词把这些词写下来,引导学生去分类去讨论,去阐发相关的话题,然后组织成一篇文章。8.研究性作文。一个方向非常重要的方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作文学生多半从资料搜集里得来这锻炼孩子的什么能力呢,一浏览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二加工信息的能力,根据题目分辨获取的信息,哪些是可用的,哪些是不可用的。9.关注国家社会和地球村。所以我们人类不仅要关注自身,更要关注世界,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多多了解国内外大事,养成看新闻的习惯,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老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老师站的高,其课堂才能无限大。有了素材意识才能慢慢让语文作文教学走向专业化成长,整理学段单元写作话题及要求(开学前完成),根据教学需要建立素材库(电子文档或摘记积累本),拓宽学生写作眼界,让学生写作有支架,可以有米下锅。
怎样建立素材意识呢?是给我们做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回答,1.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不要忘记自己是教语文的,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素材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有爱才能有发现有赏识,有赏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就会有很多的素材。3.素材意识来自学习,语文老师要不断读书、读报、读杂志,吸取新知识和营养,启发灵感,产生顿悟。4.素材意识来自动笔的习惯,语文老师要读书不断,笔耕不辍,经常写东西才会有感受力,才会发现学生爱写的容易写的素材。牢记并实践这四点,坚持读书、学习、写作,力争让自己的语文教学逐步走向专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核心,现在讲的核心素养也没有那么深,还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要重视写作,要有自己的作文课程,素材意识说到底就是作文课程意识。
以上为今天所读所感内容的简化概要,印象最深的便是关于作文教学这部分内容,警示我们不能把作文当成作业一样应付,不能简单处之,要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作文素材意识,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应该处处留心,带领学生搜集作文素材,为学生创造习作练笔的契机,不让学生做无米之炊。内容特别好,每天所读都觉得于老师笔下干货满满,想要把所有的内容都装进自己的大脑,关键是新学期哪怕学个一招半式也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