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书的理性与感性
此节开宗明义并反复强调的:你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来合理化你对书的迷恋,但折扣的标签一定不是其一。
接下来,从书种说起。
从西汉到清末,大约两千年间所出版的书种,现存大约十五到十八万种。
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四九年,大约四十年间所出版的书,在十万种左右。
而今天,大陆、台湾和香港一年出版的中文书种,起码在十八万种以上(台湾四万种,大陆十四万种)。也就是说,一个中文世界的读者,一年面对的新书种,超过过去四十年,也相当于更早两千年时间书种总量。这还不包括其他语种的书。
所以,怎样买书,是个问题。
但是,买书也是一种购买欲,和逛市场买东西一样。对此,作者的建议是:最好不要买你不会立即阅读的书。这就像去市场逛,不要买你不会马上
吃的菜,买回来不吃,扔冰箱里,过段时间会拿出来扔掉。一些买回来一直不看的书,最后也是送人,或者干脆扔掉。
作者又特别体贴地说,如果你听不进理性的建议,那就感性地想想:『人,是会迷恋物件的。书,也是物件。』所以,我们极有可能像迷恋服装一样迷恋书。迷恋服装,可能是因为实用,也可能是因为剪裁、颜色、面料、设计师、品牌、价格、炫耀、有个漂亮衣橱等等因素。
对于买书来说,也完全有可能这样。常常在一些人的办公室书架上看到精装本的某某全集或者二十五史。常常看到一些人拿着一本特别艰涩的书,说自己非常喜欢读,而其实他很有可能连十页都没读。
还有些人,只要别人提到一本书,他就赶快表示自己看过或者自己有这本书,给人的印象是,世上几乎没有他没读或没买的书。
撇开这些,你可以有许多理由『来合理化你对书的迷恋,但,折扣的标签一定不是其中之一。』
作者作出了感性的购书建议:『永远不要去看那些打着戴着折扣标签的书。它们不该是你迷恋的对象。』
为佐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引了卡尔维诺长长的一段话说是一个人进了书店,有可能遭遇到以下书:
『你未读过的书
你不需要读的书
为阅读之外目的制作的书
你打开之前已读过的书——因为属于写下前已被阅读过的种类
如果你的命不止一条,必定会读的书(可惜你的日子屈指可数)』
你有意阅读但却得先行涉猎其他而不克阅读的书
目前太昂贵,必须等到清仓抛售才读的书
目前太昂贵,必须等平装本问世才读的书
你可以向人家借阅的书
人人都读过,所以仿佛你也读过的书
很多年以来计划要阅读的书
你搜寻多年而未获得的书
和你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有关的书
你想拥有以供需要时方便取用的书
你可以搁置一旁,今夏或许会读一读的书
突然莫名其妙地引起你好奇,原因无从轻易解释的书
好久以前读过,现在该重读的书
你一直假装读过而现在该坐下来实际阅读的书
作者或题材吸引你的新书
(至少对你而言)作者或题材完全不认识的新书
……
以上来自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卡尔维诺果然是个有趣的人,抛开他的作家身份不说,单从他所举的上述关于阅读的例子而言,果然也是读书的一把好手,因为我家里的书架上就摆着他的好几本书,包括一套两本短篇小说,翻阅了几篇之后,发现全然读不进去,试了几次都不行,只好扔开,对于他另外的几部长篇也没再翻开。因为突然发现已经步入中年的自己,不知从哪天开始,对一些传说中特别好的虚构之作,再也没有了年轻时那种不可遏止的阅读冲动与激情,反倒是对一些社科和哲学类的书籍慢慢喜欢起来。
细思极恐,觉得这和恋爱有点儿相似,越想越觉得像。年轻时总觉得没了天昏地暗的热恋,整个人生都会黯淡无光,可后来慢慢发现,其实什么都没有真实平和健康地活着好。
这个发现起初让我有点儿恐慌,因为这些观点以前都是听一些大叔辈儿的人说的,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一样的感受。
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恐慌?
对于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答案大概是:突然发现自己竟然老了,而许多喜欢的书还没来得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