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下班回家路上,读到一篇文章,看到其中部分内容时,我深呼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眼前有扇非常神圣地方的大门,等我去推开,又像什么东西在轻轻的敲我的心门;继续阅读,有关于教学的一些想法蹦出,欢欣雀跃,想着等我有了娃应该会试着这么教他学枯燥的数学吧;读到文章最后一句,我知道我当下的行为与作者产生的共振。回到家,第一件事打开电脑又开始写起来,想着写出来与K12领域专家探讨吧,万一这真是个好方法呢!
先给大家共享这篇文章地址:《怎样成为一个天才》(作者:阳志平老师,我现在膜拜的大神,啊哈,按照他这篇文章上讲的,我应该把他当普通人来质疑,但是现在能量积攒不够,还是想把他当我的欧巴~)
让我深呼一口气的地方:
传说有人问过冯诺依曼一个问题:两列火车相距100公里面对面行驶,时速50公里。一只苍蝇以时速75公里在两个火车头之间来回飞,碰到一个火车头就掉头飞向另一个,如此反复。请问苍蝇被这两列火车挤死的时候飞过了多少距离?冯诺依曼眨了一下眼说:“75公里。”这人很惊讶,问冯诺依曼你是不是听说过这道题,用了捷径。 冯诺依曼说:“什么捷径?我只不过做了一个积分而已。”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都市传奇”(urban legend)。我觉得冯诺依曼只不过是幽默了一下,结果就被某些人永远的记录在册。这种故事的负面作用,在于它夸大了天才头脑的“硬件性能”,让其他人觉得成为天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从而对其进行膜拜。能快速的心算做积分,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吗?恰恰相反。夸大头脑的速度,其实贬低了冯诺依曼,让人误以为头脑速度快就是他的天才之处。现在如果你把这积分式子输入到 Mathematica 或者 Maple 里面,不到一秒就算出来了。这机器都能做的事情,能说明人是天才吗?冯诺依曼的天才不在于他自己的头脑速度快,而在于他提出的一些理论,导致了比任何人的头脑都要快很多的机器的产生。这些机器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帮我们偷懒,把我们从繁琐枯燥的计算活动中解脱出来。
分享完这个故事下面该让大家扫兴了,因为小编成功的忘记让我深呼一口气的真正原因,只是当时的顿悟罢了。让我试着回忆一下顿悟的理由:
“创造”,肯定是“创造”,才有怎么大魅力,才能产生这么大的震撼。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背后的理论能够创造出比任何人头脑都要快很多的机器。我应该是被这创造的魅力深深折服了,好像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词“创造”。
K12领域专家请移驾并点评:
如果你看过John Nash 的传记《A Beautiful Mind》,就会发现他与其他人的不同。Nash 看书只看封面和开头,把这书要讲的问题了解清楚之后,就自己动手解决。最后,他完全依靠自己的“头脑暴力”创造出整本书的内容。Nash 头脑里的数学知识,绝大部分是他自己造出来的,而不是看书看会的。也就是说,他把整个的研究领域作为一道道的练习题,用这种方式独立创造出了大部分的现代数学!Learn by doing, 这就是天才最重要的特征。
另一位天才Richard Feynman 也有类似的特点。由于他脑子里的东西基本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所以同一个名词,在他头脑里关联的概念,其实是跟其他人很不一样的。这种现象体现在他的自传《What Do You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里面,他说:“我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但我却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也体现在他的一些演讲视频里。看 Feynman 演讲的时候,有时候你发现他用错专业名词,或者想不起来叫什么,跟听众确认了发明这概念的人不在场,然后说:“反正那家伙不在……所以管它叫什么呢。你们知道我在说什么就行!”
天才往往依靠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而不是经验。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天才记不住那些吓人的名词,却更深刻地知道那些名词所代表的意义。天才不喜欢显示自己知道很多,不以自己“不知道”为耻,因为虽然他可能暂时不知道一些东西,却总能在需要的时候琢磨透彻,所以知不知道一些东西,很多时候其实是无所谓的。也许这就是所谓“大智若愚”吧。
理论都让专家们去产生吧,我只能想到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具体使用场景和方法,我想我应该这样教我未来的孩子学数学:
详细告诉他最初的一个定理是谁发现的,在什么场景下发现的,这个定理应该如何推导和解读。然后剩下的由该定理衍生的其他定理啊、理论啊,只告诉他推导所必须的假设条件,让他自己去推导吧。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慢,但是想想如果他能做到,慢慢的做到,想必以后他的人生都会不一样吧。
再讲讲自己的经历吧。我想起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还没去上学妈妈已经将五年级的数学课本全给我讲了一遍,顺理成章的我第一次考试全班第一,然后从此走上了数学不听老师讲,全靠提前自己预习的道路。初中经常考第一,高中第一次考试也是第一直接让我同桌感到我是个恐怖有威胁性的人,考研数学在一个大题审错完全不得分的情况下也是考了137分。
人生不能重来,但学习方法和求学问、工作方法等都是互通的,我要把我这个想法马上放进我的潜意识中(内存中),如果有合适的场景马上调动CPU去尝试一下。
K12领域专家们,你们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否?板砖请拍过来!
共振:
一旦你启动了有意识的思维,当你停下来去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你的头脑并不会停止思考,而会把这问题转交给潜意识。潜意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在接受到外界的某种微妙的激发之后,忽然间顿悟。
自2017年6月16日第一次顿悟,开启了疯狂看书,如饥似渴的地步。我认真读书,书中每句能与我产生共鸣的话都细细体会,潜意识也是不停的配合调动已储备的资源去配合它共鸣,这样不断强化自己的认知,迸发火花。上面关于教学的想法应该是不错的佐证吧。
读完这篇文章,最后还来了场共振,真是欢欣雀跃。阳老师的写作水平真是如火纯青,技艺高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