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师格】观后感
电影里,亨利说:“我们学习,我们工作,24小时,我们为了谁活着,常常是周遭人的眼光和判断,什么是漂亮,什么是时尚,我们无法听从内心,我们一辈子活在别人尤其是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的口水中,活给别人看,是我们的痛苦,我们虽然自由,但还是被束缚着灵魂,并且在世俗的网络中找不到心的方向。”
你是不是有过想与谁通话但却不知道打给谁;你是否有过想不起什么人可以和你分享或分担某一刻的欢乐或痛苦;你是否有过手握方向盘并在下一刻无意识拐弯时仍心不确定;你是否有过旁若无人地站在大街上看人潮发呆,而人潮对你视而不见地走过,或是看戏一样等着人家从楼上跳下来……这部电影都表现了。
一切不是制度的错,错在人类本身。我们还没有享受童年,童年就随风而逝;我们还没有学会长大,我们已经成为人父人母;我们还没有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却要教给孩子认识世界的本领;我们还没有习惯死亡,但死神却狰狞着剥夺了我们活的权利。人生就是这样错位,在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刻,匆匆塞给你一张没有回程的票。
父母无法理解孩子,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理解社会和人生,忙于挣扎和应付,也就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老师无法融入孩子,同样是因为还没有理解社会和人生,同样忙于生存的压力和应付人生的种种喜怒哀乐,也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心灵交融。而孩子们,本来就是懵懂阶段,书上的世界不理解,现实又隔了一层保护膜,举目所向,到处是撒谎、挣扎、应付、忽视、冷漠,而对于热闹、欢愉、沉沦、放弃,人性却有天生的向心力,因此,垮掉的一代总是随着物质、自由的丰裕而到来。
人生是否注定是场悲剧,如果我们索取更多的话?我相信。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的欲望,或者是在我们懂事及成熟之前已经被欲望世界消耗了所有的激情和想象。当我们来到梦想中的旅行地时,我们总以为此刻的人生最美好,但不久就发现,往后的记忆却将欢乐凝固在那个时刻,我们不断蓦然回首,即便灯火阑珊依旧涛声不再,只剩下几张照片。当我们构筑或者购置了心仪许久的理想或是实现种种人生的期望时,却发现往后的岁月是在小心翼翼地维护这份脆弱,总以为敲碎让人心碎,但被生活磨砺后,有时候的敲碎反而不是噪音,而是一种释然。
到底是美好过于脆弱,还是生活让我们不断在比较中蒸腾欲望?这是人性的矛盾,当人类用直立、工具解放自己时,我们就应该想到今天,永不满足的欲望。即使有时候这欲望让我们如此真实,我们以为人生的美好可以就此停驻,而岁月又常常让这美好变成波涛汹涌,于是简单不再是一种从容。而当波澜不惊成为满荷承载的心灵追求时,它又会再次成为满荷承载者的美好停驻,原来从容还是一种简单。这是多么无奈的探求。
人生在任何时候都是一座围城,只不过我不以为是城里城外的区别,而是人生的围城,在于人人是炼狱,人人是天堂。
《人间师格(超脱)》是悲伤的。影片结尾,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亨利朗诵,除了那个空着的角落,曾经属于那个精灵般聪慧的胖女孩,也许她死于聪慧,死于对世界的旁观。可怜的女孩啊,她那摄影的天赋,绘画的天赋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凋落啊!成为旁观者需要彻底的冷漠和麻木,这不是小小年纪可以理解,并更不用说承受了。每当在新闻中听到类似的凋零时,我们遗憾,以为仅仅是个体,其实那是一种现象,孩子的凋零绝对是对社会最彻底的控诉!
亨利打开了书,念着。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瞑寂的某个长日里,沉重的云层低悬于天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