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丈量生命长度的一种工具,这是我对“时间之尺”的理解。如何丈量,取决于你如何看待时间,以及如何花时间。
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了一个叫“时间视角”的概念,将人看待时间的方式分为五种视角:
积极过去视角
——积极心态往回看,常回忆过去美好的事情;但易忽视当下的快乐消极过去视角
——消极心态往回看,常回忆过去负面的经历/伤害;出现心理问题风险较大享乐主义视角
——以及时行乐为第一要务,幸福感强;但成瘾行为风险较大宿命论视角
——对现时发生的事情常感无力,相信命运注定;但过于被动,顺从、忍受未来视角
——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有目标、有效率;但一直为未来担心,幸福感不强。
同样研究时间视角的瑞典心理学家Lindvall提出一种“平衡式时间视角”理念,强调“从当下审视过去”和“视未来存于当下”,这也是作者采铜所推崇的。
“从当下审视过去”,强调的是过去对现在仍然有影响、有积累、有意义,要正确地看待过去的一切;同时,所有的当下都会成为过去,所以“审视过去”也是给当下以提醒,要赋予当下以“郑重”对待的态度。
“视未来存于当下”,强调的是未来并不遥远,它正是由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组成,未来想要什么,当下就要准备什么。
这是一种既不疏离过去,也不漠视未来的当下感,与脱离过去和未来的享乐主义视角下的当下感不同,它有了最重要的“责任感”。
有研究未来视角的心理学家,对未来视角进一步做了细分,即“远期未来视角”和“近期未来视角”。远与近是相对于当下的概念,未来的几小时、几天、几周是近期未来,未来的几年,则是远期未来。
在远期未来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这种视角下的想法往往缺乏细节,更多考虑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很多人将人生目标定为财富自由,但其实财富自由的定义是什么,要怎样才能达到,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人们之所有定下这个目标,是因为这个目标“看上去很美”——有钱、有自由,满足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期许。
而在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进入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目标——考高分,为了考高分,我们会做很多事情,也会主动或被迫放弃很多东西,而将时间拉长到人的一生,我们都认同“考高分”对很多人并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问题,通常都是由“近期未来”与“远期未来”不一致甚至冲突导致的。
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讲的车日路模型,“日”就是远期未来思考下产生的大目标,通往大目标过程中达成的一个个小目标铺垫成了的“路”,路在脚下,是近期未来视角下的产物。要想到达最终的目的地,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开车方向(近期未来)的正确性,避免偏离远期未来。
当我们定下了一个远期未来的目标,比如,要达到财富自由,我们为此做了很多让自己可以提升能力来“换钱”的计划,而“近期未来”则遇上了实际的阻碍和便利的替代性活动,比如看综艺节目、打游戏。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强化远期目标的意义,不断告诉自己“财富自由”有多重要,想像自己有多渴望,但这方式其实是在逃避,远期未来vs近期未来的冲突不但未解反而会加剧。
两个策略,可以供我们做不同视角下思维模式的修正:
- 针对远期未来,重战术、轻战略,让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具体化、情境化、可操作;
- 针对近期未来,降低阻碍里“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这些行为实施的难度。
第2个策略实际的应用场景很多,比如为了原定的学习时间不被游戏所占据,可以删除手机里的游戏APP、拔网线之类。虽然删了可以再下、拔了可以再接,可能会反复,但它依然有用,因为原来简单且惯常的行为变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减小,增加了学习的可能性。
“花时间”的本质,就是“做交换”。交换物的价值,决定了你的时间的价值。
作者采铜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花时间”:
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把握好时间的节奏,比如工作快、生活慢
通过全情投入,加大单位时间的深度
什么是值得做的事情?可以用“收益半衰期模型”来评估:
收益值:心智、情感、身体、物质等各层面对自己的价值/好处
半衰期: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影响会更持久
“收益半衰期模型”跟我们常用的“紧急重要度模型”类似,两个模型的交集点在于对事情价值的评估上,“重要”是一个相对更模糊的概念,可以用“收益半衰期”做进一步的拆解;差异点在于收益半衰期模型评估的是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而“紧急重要度模型”评估的是一件事情要什么时候做。
判断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看它的半衰期,核心原则是: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短半衰期的事情为什么不值得做?因为它的收益值容易过时,不易被累加。比如追随流行买的衣服、花一上午刷的热点新闻。
低收益值的事情为什么值得做?因为收益值可以累加。这里的高、低是一种相对概念,很多高收益值的事情都是由长期的低收益值的行动累积起来的。愿意做低收益值的事情,也是不急功近利的表现,关键是要做、要行动。
在个体差异面前,收益值与半衰期的评估也要分两种情况:
学习方法、技能,积累可信的知识、稀缺性资源之类的事情,本身就具有“长期保值”的属性,个体差异不大。比如“经典作品”,就是可信的、经过时间和历史考验的,阅读经典,就是一件长半衰期的事情。
看电影电视剧、旅游、打游戏之类的事情,在个体的收益值与半衰期差异较大。一个认真做攻略、写游记的人,与一个走马观花、到此一游的人,在旅游这件事上,收益值与半衰期有极大的差别。
如何花时间的第二个要点,是把握节奏,有快有慢。这个观点比较常见,也好理解。重要的是想清楚什么事情应该求快,什么事情应该求慢,为自己的行为做修正。
列了一些事项,可以自己比对一下: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验劳动、常规的事务性工作、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做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前的酝酿思考、挑战性任务前的准备等。
如何花时间的第三个要点,是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方法是四个字——全情投入。时间使用深度的评估标准是时间的质量度,心理学家把人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中的状态叫作“心流”(flow)状态,心流状态下的时间质量度是最高的:
工作时间,心流状态下做事的效率是最高的,完成事情的质量度更高,相应时间的使用深度也更高;
休闲时间,心流状态下的放松度和满足度是最高的。边看电视边磕瓜子边玩手机都是被动式休闲,没有全情投入,大脑也一直切来换去;而如果是写作、绘画等创造性活动,或者是陪伴孩子,全情投入带来的满足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相应时间的使用深度也比较高。
李笑来老师给“财富自由”下了一个定义——一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时间。所以其实财富自由本质上是时间的自由。
时间是丈量生命长度的一种工具,交换时间就是在交换生命。所以一个人看待时间的态度,就是他看待生命的态度。
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说,对待时间,需要一种“郑重”的态度:因恪守本心而知事情轻重缓急,因尽全力无保留而使其事竟成、光阴未曾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