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我们看到的世界,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上的三种效应。
第一种叫聚焦错觉。大脑的注意力资源有限,当有人刻意引导我们关注某个元素的时候,即便这是个无关因素,只要我们把有限的注意力投注在上面,就会误认为这个元素很重要,并且把这个元素和我们正在思考的主要信息不自觉地关联起来,这就是聚焦错觉。
比如说我们去商店里面买一件衣服,如果服务员跟你不断的强调今年流行的颜色是绿色,而这款衣服是新上市的流行款。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可能更多的是聚焦在衣服的颜色上面,但是却遗漏了衣服的材质、款式等其它重要的因素。
又比如,你去买一套房子,房东可能会跟你强调他房子的朝向有多好、位置有多方便。那么,这个时候你的注意力聚焦的焦点也就在房子的朝向与位置上面,但是你可能就会忽视房子周边的环境或是房子的价格等其它方面的因素。
由于一个人的注意力永远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什么,往往取决于我们在作出决策瞬间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什么地方,这种聚焦错觉,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种叫确认偏误。意思是说,我们平时观察世界,并不像科学家一样以事实为根据、根据事实产生观点 —— 我们是像律师一样,先有观点,再用新的事实去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生活中最流行的星座预言。每一个星座的人都有一些特征。比如说你这个星座的人有固执的特征,那么,你就会从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地去搜集自己固执的例子与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确是固执的。但是如果说给这个星座的人贴上一个灵活的标签,你同样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搜集到自己灵活的事实与依据。
又比如说,我们如果认定某个人对我心怀敌意,那么,我看他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是针对我,都觉得是不怀好意的,甚至人家对你做了一件友好的事情,你也觉得是另有图谋。
又比如说,有些吸烟的人坚持认为吸烟无害于健康。那么,他们就会从生活中去寻找一些吸烟但长寿的例子,或者是虽然不吸烟但是健康很糟糕的例子。他们却忽视了影响健康的因素其实很多,不只吸烟这一个维度的因素。
第三种叫所谓认知失调。意思就是当你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时候,你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认知失调有三个要素:自我形象、行为、和幻觉。认知失调的触发,是行为和自我形象不符;认知失调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幻觉。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个教派,相信某月某日是世界末日,说信这个教的人到时候会被外星人派飞碟接走,而所有不信的人都得跟地球一起毁灭。结果真到了那一天,飞碟没来,地球上啥事儿都没发生。教徒面对这个情况,理性的反应,应该是检讨自己是不是信错了。可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自我都是聪明睿智的,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怎么会信错了教、还信得如此投入呢?所以教徒们就不能承认自己信错了教,他们给自己找了个解释:并不是我们的信仰不对,而恰恰是我们的信仰感动了外星人,所以世界末日被推迟了!
这个症状,就是认知失调。
生活中认知失调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今天你的工作效率很低,那么你就会解释为因为今天天气不好,所以影响了我的心情。又比如说,你在追女孩的时候,如果你发出去的信息,对方长时间没有回复,那么,你就会解释为她一定是在忙特别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因为她不爱我。又比如说,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经常都会解释为运气不好或是发挥不好。
人是最自我的一种动物,也是最擅长于自我合理化的动物。我们往往以为我们自己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由于人具有聚焦错觉、确认偏误、认知失调等局限,我们看到自认为真实的世界,其实也只是一个主观的世界,一个被我们的偏见与执念所扭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