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事件火爆朋友圈:一位父亲带3岁女儿爬上了喜马拉雅山。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打破日常认知的伟大创举。网友和舆论对此给予热烈的掌声和颂扬。
我把这则新闻仔细阅读两遍,发现成就这件事最重要的因素是:
单点突破+整合+坚持。
单点突破的论据如下:
整合:父亲本身是专业探险者,他能发现并设计线路,能对小赵进行训练,能进行非常周全的筹备。
正常家长肯定都是:哎呀,孩子这么小,多危险呀。万一在山上病了发烧了怎么办呀?家里就这一个孩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一家子就别活了⋯⋯
单点突破,让他找出这样一条明显降低难度和危险性的路。在现有状态下,成就这件事。
我认为,单点突破就是找一个小而弱的突破口,努力攻坚,化难为易,把看起来很困难的目标,把看似绝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想方设法降低难度,在此时此刻,落地。在此时此刻,实现。而后越走越好,直至胜利。
我们可以想象,小赵三岁走了这样一个线路,等到她五岁六岁十岁,她能走的路线会越来越难。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直到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或许,媒体披露这件事的意义,不在于这件事本身,而在于:这是一个从0到1的伟大飞跃。
从1到2不难,从10到100甚至也不难,最难的是从0到1。
我们为什么喜欢乔布斯?因为他开创了一种近乎苛刻的生活美学和设计感。在别人不注意甚至根本看不到的地方,以偏执的热情和固执去打造完美的精神。
这也是我们看很多评价甚高,推崇备至的巨著,发现不过如此。
简爱不就是一个女屌丝嫁给丧偶的孔雀男的故事么?
呼兰河传不就是讲述一个乡村的日常生活吗?
毛姆的作家笔记不就是讲日常记录下的片段的吗?有时晦涩,有时无聊,有时不知所云。
⋯⋯
等我们明白它时,才知道:
简爱备受推崇,是因为它在妇女解放上的伟大意义;她打破了甘愿为男人牺牲,成为依附男人的传统女子模式;她告诉天下渴望平等、渴望自由的女性,即便世界抛弃你,你也要坚强。
呼兰河传有名,是因为它的笔触非常特别:极暖又极冷;充满感情却又异常麻木;细腻又粗狂;柔软又坚硬。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作家笔记有名,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个作家高度的自律:毛姆自十八岁开始就养成了随时记录各种创作素材的习惯,并且将这个习惯坚持了一个甲子。七十五岁的时候,他从保存的十五册笔记、备忘录和旅游札记中精挑细选并加以简明的按语,出版了这本《作家笔记》。
模仿很容易,创新很难。
从一到二很容易,从零到一很难。
纵观所有被推崇的人或者物,无不发现,都是开创者。
而这些开创者的共同点是:在不成熟的情况下,萌生一个想法,集中手头现有的所有资源,找个最薄弱的环节,扎破,见到光。然后一点点去做。从小到大,从拙劣到完善,从局促不安到大气磅礴。
以前看过一句话:成功其实只需要一件事:整合你所有资源,瞄准一个点,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持续去做。
也就是我在题目中提炼出来的:单点突破+整合+坚持。
仔细想想,这个世界上,哪件大事的做成,不需要这三个因素呢?
最近在看鞋狗。菲尔耐特是单点突破+整合+坚持的最佳典范。
整个故事很简单:
主人公耐特很单纯地想让美国人穿上舒适的运动鞋,每个美国人,每天,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都穿着运动鞋。
当时日本的鬼冢虎舒适且便宜,他开始做该品牌在美国的代理。后来鬼冢虎要找其他代理取代他,他在无可奈何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紧急找了代工厂做自己的品牌。连品牌标志都是临时找路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子设计的。
他的单点突破在于:去日本拜访鬼冢虎,买回来几十双鞋子,开始卖。
整合在于:
1他爸是一个体面的人,帮他联系日本的一个组织,该组织牵线,他得以拜访鬼冢虎。
2他表哥是律师,帮他找出与他竞争的万宝路男。
3他有极为给力的小伙伴:在鞋方面有天才设想和狂热的合伙人鲍尔曼,下属约翰逊;
4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坚持做耐克,卖耐克。
他遭遇到资金危机,银行不给贷款,鬼冢虎不允许拖款,父亲不给自己做担保;
他被背叛过,先是约翰逊要求成为合伙人,而后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有一位重臣叛变至鬼冢虎;
他还失恋过⋯⋯
这个世界对他的打击一点也不比任何一个人少。
面对每次的压力、打击、挑战,他也害怕、紧张到死、恐惧,但对鞋的热爱使他坚持做下去。
在美国,称这种一心一意热爱鞋的人为“鞋狗”。他是当之无愧的鞋狗。
2
我有位朋友小江,致力于成为一名公务员。
考了一年没考上,学聪明了。
先是找到单点突破:先考县级公务员,竞争者少,努努力,考上了。但他不满足:我堂堂985毕业的大学生,怎可满足于在县里做公务员?
赶紧进行资源整合:在县支政府工作时,他兢兢业业搞好工作。一旦遇到和市里的人打交道时,就努力留下好印象。一来二去和其中几个公务员成为好朋友。
过了几年,市里公务员招考,他第一时间报考。加之几年来每天坚持花一个小时全心全意学习,笔试成绩很好。面试成绩一般,因为有关系户。刨掉关系户,他是唯一一个进去的。
他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考公务员犹如坐公交车。你得先上车。上来后,坚持住,人家下去,你就有座位了。你甚至可以从最后一排,慢慢往前换。
3
我闺蜜阿娇本科学计算机。她超级讨厌计算机。
她的单点突破是:到喜欢的大学修第二学位:英语。因为她喜欢英语。
然后开始整合。
修该学位时,她很卖力,成绩很好。还挑了最喜欢的老师,悉心搞好关系。临近大四,跑去找老师:徐老师,我想报考您的研究生,可以吗?
老师了解她,加之成绩好,自然说好。
于是她从一个211计算机本科生成为985英语硕士。
毕业时,家里人帮忙搜集了银行招考信息,自己拼命考进中国银行,开始做柜员。慢慢发现自己对房地产感兴趣,想做相关房贷业务。考了房地产估价师。然后如愿以偿。
当时我俩一起考,估价师很难,我有两门差3分,没考过。她考过了。我问:你咋准备的?她答:“我每天早上坐地铁时看书,从上车开始低头看,到下车离开,中间从不抬头”
上周告诉我,她将去墨西哥三年,做一名分支办事处的小头头。回来以后,锦绣前程,黄金万两。
我羡慕,嫉妒。
不恨。
4
人生大多数时候是很迷茫的。
我们渴望成功,但是不知从何处着手。
我们想成就一番伟大,但觉得伟大很远。
我们厌倦正在做的事,但不知除了当下的事,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们不缺乏前进的动力,奔跑的勇气,坚持的毅力,但是我们找不到方向。
一万小时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投入一万个小时,都能成功。
可是,这个领域怎么找?
我的建议是:想清楚你喜欢的,做一次单点突破,迈出第一步。
第一步踏出后,你会看见不一样的景色和前方,然后踏出第二步、第三步⋯⋯
每当你发现有任何新的东西出现时,无论是人还是事,还是某种培养起来的能力,努力整合它们,为我所用。
然后就是坚持。
其实说坚持简直是一种侮辱。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就好比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喝水睡觉一样,不让做才痛苦。
我直到现在才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写字。虽相逢恨晚,但仍乐不可支。就好像你剩到30岁才找到真爱,你会埋怨上天吗?不。你会万分感激。
我高兴了要写,不高兴也也要写。只要有想法,有灵感闪现,我都要写。
我可以一中午保持一个姿势敲字,可以连写数个小时,直至写完才感觉饿。可以写到三更半夜不睡觉,写完还特想把黎哥从床上拖起来讨论一下。
尽管我现在的单篇最高阅读量未破三百,但我从中得到的乐趣不止三万块。
光是这个过程已值回票价。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心流flow。
我的几个同事和黎哥曾很困惑地问我:你天天写,有什么用呢?能挣钱吗?
我说:
能不能挣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开心。多一个人阅读我的文字,我的开心就多一分。
更重要的是,通过写字,我发现自己思维上的弱点,逻辑上不清晰的地方,概念混淆的地方。如果不是写字,我根本无法觉察。
写字还提升了我读书的水平。我看书极快,一般厚度的书,2-3小时读完。然后只剩下模糊的印象。现在因为要写字,我会把精彩的段落画出来,更精彩的要拿本子记下来,最精彩的要背下来。
通过写字,我发现语言和文字是有边界的。我常常希望表达出某种细小的情绪,某个有意思的场景,某个微妙的表情,却深觉词穷。当某天我阅读到别人的表达时,那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而后久别重逢”的激动心情丝毫不亚于工资涨了一万块钱。从此再无法忘记。
生活、工作、读书、看电影、聆听、思考是我的输入方式;写字、说话、流汗、排泄是我的输出方式。
我每天不断进行输入和输出。外在和内在不断更新和循环。躯体和思想越来越健康和强壮。能打败我的东西越来越少,而能让我开心的东西却越来越多------看一本好书,见到一个特别生动的词,读到一句精彩的句子或者对白,看到一段逻辑稳准狠的论述⋯⋯
大多数文章写于地铁上、高铁上、等车(人)时、排队时。今天因为举办活动,需要盯着乙方干活,大多数时间都在等。其他同事要么闲聊,要么玩手机,要么无所事事。我用这些时间写下这篇文字。
人生那么短,最得留下些什么。而文字,就是我活过的证据。我生命中的某段时光,通过文字,凝固了下来。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迷茫或者懊丧:时间都去哪了?时间都在我的字间。
如果这些文字能够引起你的共鸣,请你赶紧去发现自己,去努力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去吧。找到它,就完成了最重要的单点突破。然后整合你所有的时间和心思,一直做下去,等待时间的奖赏。
黎沛沛:居北京。文能过专八,武能跑半马。用读书和写字保持内心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