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拉尔》,看这名字你就能感受到一种诗意。
海拉尔在哪里?看这本书前我不知道,看完后还是不知道。不过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小说集真好看。
这是一本对读者相当友好的小说集,语言凝练简洁,所写的人物和故事,也都极为稀松平常。
但奇怪的是,那些极为常见的人和事,经作者一描摹,竟然有了不一样的味道,它们不再是我们日常的经历,而具有了一种审美性。
所以我看这本小说集的乐趣之一,是看那些熟悉的人物、场景,在作者所构建的虚构世界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形。
这本小说集的作者王咸是《收获》杂志的编辑,写小说20年,首次出版了这本小集子。多年文学编辑的经验,让他写起小说来游刃有余。小说无论结构还是语言,都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精确和得体。
01
国内外的文学都不乏以一个地域为中心的短篇小说系列,譬如詹姆斯·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伊丽莎白·斯特劳特的《奥丽芙·基特里奇》、白先勇的《台北人》等等。
这本《去海拉尔》虽然由7个短篇小说构成,但作者通过故事间人物的关联与情节的交叉,创造出了一个场域
——一个位于上海近郊,围绕一位主人公和他的诗人朋友、农民邻居、农村父母、小镇熟人而存在的场域。
7个故事都围绕“我”(或一个第三人称主角)的生活展开,“我”有时是一个文学编辑,有时被设定为一位老师,有时又变成一个文学研究员。所有故事中的“我”都居住在上海近郊一个小乡村的一栋二层民房里。
由于作者的现实职业是一名文学编辑,因此读者很容易将故事看成作者的真实经历,将整个小说集误当作一本散文集。
在《界面文化》对王咸的专访中,王咸也不避讳故事与现实之间的显著联系,“我写的小说纪实性都蛮强的”,“作家为什么不写知道的东西呢?”
取材于现实生活,又给现实际遇赋予一个独特的观察视角,就好像给生活加了一层滤镜,使得这些际遇具有了别样的诗意和韵味,这大概是这本小说集的特点之一。
02
世界文学大豪中,契诃夫是书写日常生活内在戏剧性的高手。《去海拉尔》中也有一种内在戏剧性,这种内在戏剧性与作者所选择的叙事视角有关。
在大多数故事中,主人公——那个文学编辑,或者老师,或者文学研究员——都是一个旁观者。
在《盲道》里,他旁观了云南农村来的文学青年小安在大城市中的突围与失落;在《邻居》中,他旁观了从农村来上海打工的邻居郭大哥患癌后的苦涩与隐忍;在《去海拉尔》中,他倾听了诗人朋友的一段荒诞遭遇;在《拍卖会》中,他旁观了年轻夫妻因与黑社会头目竞拍家具而受到的恐吓;《去买一瓶消毒液》中,他旁观了小饭馆里上演的一场暴力流血事件。唯有《回乡记》中,他是不幸的亲历者——他是患有先天性隐疾的孩子的父亲。
但无论如何,他都游离于矛盾冲突之外,有时也游离于生活之外。面对他人的不幸,他无能为力;面对生活强加给他的波折,他没有抗拒也没有哭天抢地。
旁观者的视角,缺失了对风暴中心的人物心理的刻画,只能聚焦于那些人的动作和语言。这样的设定,让小说具有了克制和含蓄的风格——“我”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只能从他们的一声叹息、一句自我辩白、一个眼神、一段突然的沉默,甚至墙上的一个倒影中,体会那将要满溢出来的悲痛、愤怒、迷茫与失落。
小说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我们从日常不易寻获的视角审视习以为常的生活,并用特写放大了一些微妙的细节。接着,我们大概会惊叹一声:啊,原来波澜不惊的生活下面有这样的惊涛骇浪。
03
这本小说集所描绘的都是社会边缘人,有农村文学青年、农民工、诗人、小镇青年、小餐馆老板,甚至叙事主视角——那个文学编辑——也是逐渐沦落到主流话语之外的边缘人。
小说中隐约流露出作者对这些边缘人物命运的思考。
有时候,他们遭遇不幸纯粹由偶然或概率导致,比如《回乡记》中的“我”和妻子。
有时候,他们遭遇不幸是因为受到了其它事件的波及,比如《盲道》里的老郑、《邻居》里的郭大哥、《去海拉尔》中的诗人朋友,正如作者借叙述者之口在《盲道》里所发的议论:“性格决定命运——有时候一个人的命运是由别人的性格决定的。”
面对不幸的命运,这些人都很被动,都是“无能者”,这多少是一个时代现状的映射。
但作者推崇的面对苦难的态度是内在的修行,寻找“向内生长的力量”。
所有故事中,我认为《去买一瓶消毒液》的主人公杜原与作者本人有着最大的精神上的相似性。因为在杜原身上有一种斯多葛式的隐忍和寡欲,也践行着作者所推崇的“内在的修行”。
当然,作者塑造的杜原是个会自我怀疑的“修行者”。但正是这种自我审视、自我怀疑、在理性与感性间的踟蹰徘徊,让这个人物显得丰富而迷人。
顺便说一句,《去买一瓶消毒液》是7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我喜欢杜原的隐忍、谨慎、举棋不定和他脑子里很多很多关于自由和哲学的奇怪想法。他过度发达的大脑让他在现实生活中沦为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但他复杂的精神世界却非常迷人。
《去海拉尔》,一本贴着生活书写的小说集,到底与现实有着多远的距离?
如果想体会这其中的距离与区别,一定要记住这两个关键词:旁观者视角、内在戏剧性,以及那个旁观这一切、讲述这一切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