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事关风险与财富的选择
1、1738年瑞士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预先采用了费希纳后来的推理论证并将其运用到对心理价值或钱的欲望(现在称其为“效用”)和钱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当中去。
- 评论:历史上数学家伯努利首先研究了这个问题,数学家跨界来搞金融,也能搞出大名堂。
第26章、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1、本书中被反复提及的一个问题:
问题1:你会选择哪一个?
- 肯定会得到900美元,还是有90%的可能性得到1000美元?
问题2:你会选择哪一个?
- 必定会损失900美元,还是有90%的可能性会损失1000美元?
- 评论:调查表明,当被问到问题1时,大部分人会选择确定的答案,即:肯定会得到900美元;当被问到问题2时,大部分人会选择冒险一把。也就是确定获得情况下的风险规避和损失情况下的选择冒险。我们倾向于认为:已经能够得到900美元,为什么还要冒着得不到的风险去追求更高的1000美元?以及,反正都是损失,900和1000美元差别不大,那我就赌一把,冒一把险试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值得牢记。
2 、你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远远大于你对得到的喜欢程度。
- 评论:大多数人都讨厌失去而是喜欢获得,但是我们对损失的厌恶更胜一筹,到底有多强烈,下面会有说明。
3、问题:现在用抛硬币来打赌,
如果是正面,你会输掉100美元;
如果是背面,你会赢得150美元;
请问,你会参加这个赌局吗?
- 评论:大多数人都不会参加这个赌局,因为人们对损失的厌恶远远大于他们对获得的喜爱,“失去比得到给人的感受更强烈”,如果是我也不会参加。虽然硬币的正反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接受出现的损失。但是,如果这个试验将反复进行,那么我们可以下结论:我们赢钱的概率将非常大。
4、:为了平衡可能的损失,你能接受的最低(少的)的收益值比上损失值就是损失厌恶系数。
其中为损失厌恶系数、为最低收益,为当前赌局的可能损失值。几个实验表明,这个系数值一般在之间。
- 评论:例如,在上述3的这个例子中,就一次打赌而言,小王觉得这个收益在200美元,他才能接受这个赌局,那么小王的损失厌恶指数就是。
5、作者等人提出的和伯努利的的区别在于:前景理论有一个当前状态的参考点,就像水温试验一样,你把双手先浸入温水中,然后将两只手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的感受完全不同一样,效用值也要有一个参考值。
- 评论:参考值的引入就是作者等人的创新之处。
第27章、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1、禀赋效应:指当某个人拥有一样东西,那么他对该物品的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 评论:这个效应很有意思;它意味着,就算我从前很不喜欢一样东西,例如某一型号的私家车,它的外形、颜色、动力、避震、底盘我都不喜欢,我绝不会买它,但是有一天突然有人送了我一辆这个型号的车,那么我的评价就会发生一些变化,甚至从不喜欢到喜欢,原因是它已经从你的想象中变为了现实中你所拥有的东西。这个效应教会我们,做选择时不要考虑太多东西,十全十美的事物少之又少,基本的需求满足就可以了;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平衡。
2、大脑成像的证据也证实了这种不同。出售自己常用的商品会激活大脑中与厌恶和痛苦有关的区域,购买行为也会激活这些区域,但只有在买房认为价钱太高,即当你觉得卖方的价格要价超过了交换价值时才会这样,大脑记录还表明以特别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是件让人满意的事情。
- 评论:卖掉自己经常使用的东西总会让人有所不舍,因为你总感觉自己亏了。
3、当那些业主将其商品看作是未来交换中的价值载体时,他们就不想看到禀赋效应的出现。
- 评论:这是自然,谁都想要对自己有利的情形。
4、在实验人员提到受试者手头的商品有可能用来交易之前,只有在真正拥有该商品一段时间以后的前提下,他们才会表现出禀赋效应。
- 评论:你把别人的东西拿在手里的时间越长,你就越想要。
5 、如何避免禀赋效应带来的不正确的抉择?要向那些商人那样,问自己“与可以得到的东西相比,那个杯子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得吗?”
- 评论:这个办法挺好的,每当我们犹豫时就应该这样反问我们自己。比如,在《炉石传说》这款卡牌类游戏中,有一类卡牌特别稀有,它们被称之为,这些橙卡很多在套牌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和在对战中带来巨大的优势,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橙卡都比较出色,有些橙卡虽然有趣,作用却不大,为了获得其他的特殊橙卡,你必须分解掉不必要的橙卡;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禀赋效应,即我不想分解掉我已经拥有的橙卡,对我而言,这些橙卡很珍贵,很稀有,是我花钱或者时间得到的,很难下决心分解它。其实没有必要,仔细想想,我氪金不就是想赢吗?既然这些卡没有为我带来收益,为什么我不把他分解以换取更好的成果呢。
6、对于穷人来说,花钱就意味着损失。
- 评论:穷人陷入了“贫困陷阱”,他们能不花钱就不花钱,因为他们每花一分钱,对他们而言就少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