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上有个词叫语感,语言感觉,语言好就是这个作家的语感好;语言不好,这个作家的语感也不好。(汪曾祺)
语感并非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对语言的学习、熏陶后,慢慢形成的。有句老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一个优秀的车手在遇到危险时,他可以凭借过往的经验,几乎不容思考做出判断,从而拯救自己的性命。一个乒乓球手也是一样,看似一些无法解救的球,自己的身体反应,仿佛神之一笔,把球打回去了。这就是长期训练而留在身体的『感觉』
语感从表面看,似乎是写作者对于语言的感觉,其实,语言对于写作者的熏陶,到了一定程度,就出现了语感。那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法,揭示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语感需要生活深度,生活有了深度,再去表现的时候,即使是一些平常的词汇,也可以重新排列组合为属于自己的语言。这好比音乐中的“多来米发梭拉西”七个音节,看起来颇似简单,但可以由作曲家谱成各种风格的动人乐章。
朗读,有助于倾听、理解、记忆,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