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学校老师没有教导现实世界的样貌,是老师的错吗?」
现实世界太复杂,学院里头的老师不见得比你懂。
有时也得承认,当经验丰富的前辈热诚提供他们的经验,对社会抱持幻想多过现实的人左耳进、右耳出,说了也是白说。
然而,「如果现实世界对你多次显露其真面目,而你却还是视若罔闻,你遭受的损失,恐怕没有人能还给你。」
今天我们要谈的友谊,主要著重在现实社会中的「网络交友」。
网络早已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部分,尤其当智能型手机大行其道,人们几乎可以二十四小时和网络绑在一起。
现代人,就像同时生活在两个次元的超人:
一位学生可以同时在教室听讲,同时上今日头条、各大公众号刷刷闻;
一位上班族可以同时在杜拜出差,同时关心中国大小事;
一位旅客可以身在寒冷的大兴安岭,同时透过微信和三亚做日光浴的朋友视讯。
§ 网络是语言的传递工具。情感呢?
网络使得两个遥远的世界,不再遥远。
可是就某个层面而言,一切只是假象,因为有些抽象的价值无法完全透过网络传递。进而,我们追问:「网络是否能够建立友谊,乃至于传递友谊?」
德国哲学家维根斯坦说:「哲学的问题全是语言的问题。」
网络是中性的,是一种被人发明出来的工具。每个人都能使用网络,但不同的人随着使用方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很多时候,网络之所以难以成为友谊连结的工具,在于人们对友谊认识不清。
以微信为例,微信「新增好友」。因为「好友」这两个字,脸书上互相加了好友的彼此,好似关系就真的成了「好友」?
§ 什么是友谊?
罗马雄辩家西赛罗在《论友谊》中举出真正的友谊有几点特征:
1. 只要求朋友做光明正大的事情,也只为朋友做光明正大的事情。真正的朋友不会要你做些偷鸡摸狗,不名誉的事情,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
2. 没有矫饰与伪善;公开的愤恨比掩盖真情或伪装笑脸更像一位诚实的君子。
3. 在朋友受到无辜的攻讦时,不仅加以拒斥,而且不怀疑也永不相信朋友会做这样的事。
网络多次被理盲与滥情的网民,当成泄忿的工具。
把在现实社会受到的压抑与挫折,以及缺乏道德勇气的懦弱,透过网络一股脑儿,以无理的方式宣泄。
一些犯了一点小错,明明和其他人一样有点道德瑕疵的事情都会被放大处理,甚至受到网络霸凌。
尽管现在法令规章较为明确,网络上不真的留言有触犯加重诽谤的罪嫌,但我们当认清网络上某些善于捕风捉影,乐当八卦电台的那些人,那些人也许经常光临你的朋友圈或微博。
但他们不是你的朋友,而是随时可能让你莫名变成八卦的中心,千夫所指的受害者。
现实社会中有这样的人,网络则让他们变本加厉。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真正的朋友可以跟你讨论,为你保守秘密。
因此网络交友首要就是先认清对方是不是真正的「好友」,否则挑选错误的人为倾吐对象,伤害的是自己。
真正的好友会对你真诚以待,并因为彼此真诚而达到将近完满的了解,在足够的了解之上,才有绝对的信任。
在你或对方蒙受不白之冤时,还能互相情谊相挺,无怨无悔的挚友。
§ 如何避免交到坏朋友?
到底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误交匪类?
西赛罗对此表示:
「只有一种保障与规律可以克制这种困扰,那就是不要过早付出你的爱,也不要滥用于不值得你爱的人。」
做人求真诚,但是在完全认识一个人之前,就将自己各种层面完全展现,这不是真诚,而是盲目。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怎么看我们,正如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站在什么样的观点上与我们接触。
唯一我们能控制的,就是我们保守我们自己的言行举止,小心翼翼但不丧失同情心与同理心的爱去面对周遭的人。
我们可以同时和很多人加好友,在网络互动,但要成为现实中真正的好友,需要时间去证明双方有共容的价值观、信念与其他足以支撑一段稳固友谊的基础。
以管仲为例,在某些人眼中他是让中原民族,避免被发左衽的大英雄,但对某些人而言,他是个吝啬、贪生怕死的小人。
鲍叔牙,接纳了管仲的一切,了解并信任他,不因他人的流言蜚语动摇,也不因管仲寒酸与腾达后改变其态度,这才是真好友。
「纯真的友谊,其特性是一方面给予并接受劝告。劝告时言无不尽,但不要苛刻;一方面耐心的接受劝告,没有厌憎;戕害友谊莫过于谄媚、甘诱或阿谀」
让我们检视一下我们身边的朋友,以及我们维系友谊的行动。
是否偶尔我们因为彼此太过亲近,而无法真正在朋友需要规劝的时候直言不讳,造成朋友于错误的泥沼越陷越深?
我们是否太过在乎自己可能破坏友谊,而不敢做出真正对朋友好且正确的决定?
友谊从来都不是虚幻的嘘寒问暖,就像网络上那些「赞」、「+1」,或是平常根本不说话,偶尔来一句「生日快乐」的罐头讯息。
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具体的行动,也仅仅只能依靠具体的行动。
§ 结语:网路如果不是通往现实的道路,走他干嘛?
网络有太多陷阱,也有太多一个人试图在现实生活之外,建立另一个次元而塑造出来的假象。
就像那一张又一张美到与本人几乎完全不像的头像和照片,这些被刻意创造出来的东西值得相信?
人有时就是如此一厢情愿,宁愿相信假象,也不愿意与真理同在。
我不是否定有些假象能够让一个人过得更好,但真正的友谊能容下多少杂质?
隐藏多少自己的真实缺点,塑造出另外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根本不可能是真正的友谊,而是一场虚构的梦境。
脸书或其他交友软件,说穿了不过是变相、复杂化的ICQ或MSN,上面的「好友」其实是「联络人」。
真正的好友,就算没有网络,也会记得用电话与书信关心彼此。
因为友情之间的联系依靠通信软件,但信任、包容与接纳很难通过社群软件实现,而必须经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