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工作上认识个老哥,四十多岁,有意思的人。
他在一线门户做过电商一把手,后来出来单干,又经历过两次创业。无论职业经理人,还是创业当老板,他都保持着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的习惯。
和他喝过了一次酒,发现个有趣的事情: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他却从来没感到过“痛苦、难受、度日如年”。创业之路,百转千回,困难挫折如同家常便饭,但他的目光并没因此暗淡。
他相信,“人生本来就是由开心和不开心串起来的”。
老哥的事业做得不小。但他有一件特质,尤其吸引我的注意:努力常态化。
这点特质,在我认识的许多大牛身上都能看见。你看他们:
大年初二的早晨,坐到桌前写方案;
年会狂欢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改合同;
高铁上、机场里,用手机写稿子,回邮件。
他们不会觉得以上这些有多了不起;他们不会被自己“熬夜一次”而感动;他们也不会把这些发到朋友圈里,然后在旁边写上“我也是挺拼的”。
这些努力,不需要心理建设,不需要自我说服,不需要意志力驱动。这些努力,是潜意识中的自发行为,是肌肉记忆的习惯动作。
在我的视角里,这些点点滴滴、无人关注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常态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02
常态化努力的对面,是间歇式努力。
你办了一张健身卡,决心重塑自己的身体和生活。1月1日开始,12月31日到期,中间只去过两次。
你买了英语六级的单词书,占了图书馆的座位,雄心勃勃要大干一场。最后脑子里,除了对abandon滚瓜烂熟,什么也没留下。
你朝九晚五地上班,你浑浑噩噩地过活。你觉得百无聊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你决定每天下班回家后,拿出两个小时充电和学习……
回家的那一瞬间,着了魔一样,懒神附体:凌云壮志滚一边去,打开电视,端上平板,舒服窝在沙发里。
你的生活特别像那本六级单词书:书的前一小段被翻看了无数次,页角都皱了;但后边的内容,崭新如初,少有触及。
这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又是关乎成败的大事。这些细节, 折射出的是努力的属性。
努力常态化是牛逼与否的分水岭,各自延伸出的,是截然不同的轨迹。
多数人只是在热血和堕落间徘徊:一段时间,猛冲猛打,自己感动哭了;一段时间,懒散放纵,行尸走肉一般。
03
而反观我自己,每天借口工作太忙而怠惰了锻炼身体,一件事情可以坚持半年,却很难超过半年。我想我要努力的迈开第一步,不断告诉自己坚持的意义。告诉自己要努力的去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天发一个邀约,每天做一款产品的营销,告诉自己要学英语学法语,告诉自己需要养静气!
不要假装你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