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长度,阅读需谨慎」
先说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昨天这个公众号拿到了「原创」,这是在发了8篇文章以后得到的,不快也不慢,对我算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同时,可以留言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
这几天一直去朋友家蹭饭,她也知道我在写东西,昨天晚上问我什么时候拿到「原创」。结果,马上就拿到了。我不迷信,但是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会把这位朋友当成福星供起来了。
「原创」这事,也促使我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听微课、报社群,七七八八的学习把自己搞得很累,钱也花了不少,但是每到要用的时候,学过的东西总是掉链子?明明在文案里说的效果奇好,老师的来头也很大,为啥到我们手里,再万能的技法也无济于事?
通常,我们会认为自己没学好,所以培训机构也会提供复训的服务。但是,你得清楚,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被交了「智商税」,机构和老师名气越大,这种可能性就越大。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唐纳德·纳夫图林做过一个巧妙的实验,发现了一种被称为「福克斯博士效应」的现象,实验结果发表在1973年的《医学教育研究》杂志上。
实验是这样的。
研究者邀请一位博士来做报告,报告主题是「博弈论及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讲述如何把数学领域的博弈论,应用于教育领域。而这位做报告的博士,就是麦伦·L·福克斯,来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药大学,师从博弈论联合缔造者约翰·冯·诺伊曼。
总共有55人观看了这场报告(包括现场的11人和观看视频的40多人),其中大多数都是精神病专家、心理学家、博士生和不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
最后,研究者对所有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回答诸如「他是否使用了很多例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是否启发了您的思考」等等这样的问题。
结果显示,福克斯博士的报告十分成功,85%的观众表示,学识渊博的福克斯博士的演讲组织材料逻辑性非常强,70%的听众称赞他用的例子,95%的听众认为他的讲话非常具有启发性。
有趣的是,这位博克斯博士并不存在,他只是一位演技很烂的不入流的演员,那份所谓的报告,也是胡乱拼凑的,通篇都是狡辩式的语言。也就是说,这场报告只是一个烂演员,在研究者的要求下,充满激情的读一篇狗屁不通的文章而已。
哇塞,这是出什么问题了?难道那些专家的脑子秀逗了?
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对这种现象的科学解读。
我们可以尝试着用格式塔心理学派中关于知觉的理论解释一下。其中会涉及到知觉的一些特性,比如「封闭性」「相似律」「完形律」等等。这些都不重要,你只要记住:比起实际的东西,人类更愿意看到自己预期的东西,如果现实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我们还有强大的「脑补」功能,以完成现实到预期的扭曲。
比如,你十分讨厌某个明星,那你就会讨厌他的一切,不论他是去做公益,还是扶贫,在你看来都是作秀,他就是个坏人。你对他的一切评价,都是以「此为坏人」为结论,然后再去解释他的行为。
这样看来,我们就能理解那群专家的行为了。对于一个很前沿和高深的领域,又是一个听上去来头不小的博士作报告,所以在他们的预期里这一定是「干货」,那接下来福克斯博士说什么,都是这一预期的证据而已。并且,即使对于与他们所知不相符的部分,也能通过脑补来扭曲。
所以,福克斯博士效应就可以用来描述这样一种情形:一位具有特殊威信的授课者,即使没有教会学生什么,却依然能得到他们的好评。
也就是说,我们的智商税交的一点也不冤,因为人性本身就这样的,再加之在商业上对这一人性的弱点进行利用,那我们交点「智商税」也就很正常了。
就这样来看,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为什么知识付费会猛然崛起。
移动网络和硬件的发展,让内容制作和分发的成本急剧下降,以至于一个人、一台电脑就能搞定所有事。而一本纸质杂志或者图书的制作,却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不断选取打磨内容、字体设计、装订设计等等。所以,你会看到媒体人纷纷进入知识领域,基本上你想学什么,他都能教你。从泡妞到挣钱,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教不了的。
当然,为了能让我们看似理性的付费购买,所有的授课者必须罗列一堆头衔。不管你听没听过,并且能跟大公司沾上点关系更好。
这里,好奇心日报对「总监」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调查,发现这是个水分很大的头衔,90%的总监每天的工作是微信排版。对,就是我接下来马上要做的。所以,你也该理解,为什么总监都不好好干活,而是出来讲课。
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就「投入产出比」来说,不论在什么领域,选择一些比较大的品牌总是满意度要高一些。比如,你去买一部苹果手机,总是比你买一个杂牌子要用的放心。
问题在于,知识领域是没有客观标准的,所以山寨货的数量比正品要多得多得多,并且门槛也低得多。比如,制作一部山寨手机还需要工厂或者贴牌,而且跟正品一比就会露馅。但是知识,你怎么评判,很难。
对于这个问题,除了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亲自实践之外,我也没有别的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学习「重力」这个概念。为了让我们更形象的理解,老师描述了一个场景:如果你在一个瓶身有孔的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然后从高处使它自由落体,这时候由于水跟瓶子都受重力,所以水不会在下落过程中漏出。
奇怪的是,老师只是说说,并没有给我们演示,而且我们之前的师兄师姐也没见过老师的演示,好像从来就没有演示过。没办法,我就在家里,找了一个矿泉水瓶装满水,捅上几个窟窿,然后从我家屋顶扔下去。虽然跟老师说的结果一样,但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比如先装水还是先捅窟窿,怎样观察地更细致等等。
总之,我们一定会交一些「智商税」的,这不是因为我们笨,也不是个别现象。但是总会有某些领域会让我们交的更多,这时候我们就得小心一点了。
就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到一篇分析知识付费现状的调查,看起来正在慢慢降温,会把一些「欺骗度」比较高的内容过滤掉,这真是一个好消息。
说明:关于文章中提到的实验,我并没有找到原始出处,因为我没找到那份1973年的《医学教育研究》杂志,所以关于这个实验的来源是《一本不正经的科学》和MBA智库。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参考书是《津巴多普通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以及本科时,在课堂上记住的有关内容。
之前,我分享过一份《经理人月刊》全集。如果你想了解一点与「效率」有关的东西,这份资料或许可以帮你省点钱,少交点智商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经理人」,即可得到这份资料。
下班咖啡,让阅读像音乐一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