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国家的大学普遍入学难,毕业容易,导致我们国家的很多大学生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里散漫与虚度时光。这种现状既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也是学生自身的问题。
首先,从社会角度来看,我们国家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重视学历,而不同的是,我们国家的高校普遍入学难,毕业容易,即高三那年刻苦奋斗进入好学校后,大学期间差不多努力一点,就可以毕业进入社会,社会就会认同你的这个学历,殊不知,这个学历很大程度上是高三的努力换来的。相对比美国,他们的高校则是入学容易,毕业难,2014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大学生毕业率位列发达国家中倒数第一,在美国只有56%的大学生能够在6年之内完成本科课程而毕业。这是因为他们国家的大学对学生毕业要求非常高,是许多人努力都达不到的,更别提不努力了。这种制度要求美国的大学生更加努力,比高中更加刻苦,对自己要求也更加严格。中国女孩另维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出版了《我们都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书中她描述了自己从备考托福到在哥大读研,期间经历与看到的事情,印象很深刻的一段话是“复习功课至深夜后,在供职的留学机构上帮助国内学生申请哥大,工作结束后,已经天亮了,索性省去了卸妆,出门买一杯咖啡继续一天的学习。每天都是这样,持续20个小时让自己清醒着,却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我在想象大洋彼岸的他们在那么优秀的学校里那样拼命的努力,是多么感人的一幕。这也是我想表达的,这种制度差异带给了两国大学生完全不同的四年时光,我们国家多少高三时优秀的学子大学毕业后却没有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本科专业多学的能力。所以,要想改变中国大学生的学习惰性,改变这种制度是根本。
其次,造成大学生学习不积极的主要原因在每一个大学生自己身上。对学习充满惰性是因为他没有积极学习的动机,也就是他目前没有这种这方面的需求,对学习积极或是不积极,对眼前生活没有任何影响,所以人天生的惰性做了主导地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人必须要有学习的欲望,通俗来讲,就是大学生需要一个梦想,在这个梦想驱动下,他就会有目的的去学习,也就会对学习更加积极。也可以用一句鸡汤来讲“人需要一个努力的理由”。只需要一个就够了,因为这个理由而去努力,当这个理由不成立时,再找一个,一个就可以了,坚持下去。这个理由可以是好成绩、奖学金、好工作、好生活或是面子。有了这个欲望之后,我们对目前的学习就会有需求,态度上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结果,因此人就会有学习动机,那么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了。如我们高三时,大家都有着同一个清晰的目标“考大学”,在这种欲望驱使下,高三学生对于高考内容是迫切需要的,因此几百万人在这种非常强烈的学习动机下就会做出行动,日夜的题海都不会累。因此,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每一位大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制定一个努力目标,有非常强烈的学习动机。
说实话,现在频繁报出的“女博士30岁患癌去世”等新闻,提醒我们不能拼命去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很重要。所以希望我们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积极生活与学习,有效利用时间。
(20171229)